密树分苍壁,长溪抱碧岑。
海风闻鹤远,潭日见鱼深。
松盖环清韵,榕根架绿阴。
洞丁多斫石,蛮女半淘金。
南浦惊春至,西楼送月沉。
江流不过岭,何处寄归心。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是唐代诗人李洞的一首诗作。下面将逐句释义这首诗:
密树分苍壁:描述了峡山寺周围树木茂密,苍劲的树干仿佛在墙壁上分开,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这种描述增强了景物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长溪抱碧岑:描绘了一条蜿蜒的长溪环绕着碧绿的山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样的描写不仅强调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
海风闻鹤远:借助海风吹动的声音和远处飞翔的鹤,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自由的情感。这种描述让人联想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的渴望。
潭日见鱼深:描述了在潭水中可以看到深不可测的鱼群,这种描写既生动又富有画面感,使得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图。
松盖环清韵:松树的枝叶如同伞盖一般环绕在清幽的山谷之中,形成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环境。这样的描写不仅美化了景物,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赞美和向往。
榕根架绿阴:榕树的根盘踞在绿色的山谷之中,形成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样的描写既突出了榕树的生长力,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力的欣赏。
洞丁多斫石:描述了洞穴中的工匠们砍伐石头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也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通过这种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同情和尊重。
蛮女半淘金:描述了蛮族女子在河边淘金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她们勤劳的一面,也反映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紧密联系。通过这种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珍视和对人类文明的关注。
南浦惊春至:描绘了春天从南方传来的喜悦之情,这种描写不仅传达了季节变化的美好,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期待。
西楼送月沉:描述了在西楼送别月亮沉入山的那一边,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也传达了一种离别的情绪。通过这种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
江流不过岭:描绘了长江的水流向不了山的那一边,这种描写既表达了自然的壮阔,也体现了人生旅途的艰难和挑战。通过这种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何处寄归心:表达了对归途的向往,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不仅是诗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通过对《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的逐句解读,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自然美、人文情怀以及诗人的个人感悟。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