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石通溪水,量波失旧规。
芳洲还屈曲,朱阁更逶迤。
浴鸟翻荷叶,惊蝉出柳丝。
翠烟秋桧耸,红露晓莲披。
攀槛登楼近,停桡待客迟。
野桥从浪没,轻舸信风移。
竹韵迁棋局,松阴递酒卮。
性闲鸥自识,心远鹤先知。
应想秦人会,休怀越相祠。
当期穆天子,箫鼓宴瑶池。
【注释】
(1)叠石:指堆砌成奇形怪状的岩石。通溪水:指让溪水从这些石头中间穿过。量波:指测量水流。屈曲:曲折。逶迤:曲折蜿蜒,形容朱阁高耸、曲折而长。浴鸟:沐浴在水中的鸟儿。翻:倒。惊蝉:惊醒了蝉鸣。出柳丝:跳出柳树的枝条。
(2)翠烟:青烟。秋桧:秋天的柏树。耸:直立。红露:早晨的雾霭。晓莲披:早晨的莲花。
(3)攀槛:攀爬栏杆。登楼:登上高楼。近:靠近。停桡:停下船桨,即停舟。客:客人。迟:晚。
(4)野桥:郊外的小桥。浪没:浪涛淹没了桥下。轻舸:小舟。信风移:随风飘动。
(5)竹韵:竹林中竹子发出的声音或声音的节奏。迁棋局:把棋盘上的棋子移动到其他位置。松阴:松树下的阴影。递酒卮:递送酒杯。
(6)性闲:本性宁静闲适。鸥:海鸥。自识:自己能够识别。心远:心境恬淡宁静。鹤先知:与鹤一样有先见之明。
(7)应想:应该想到。秦人会:指秦地的人聚集在一起。会:聚会。休怀:不要思念。越相祠:指越国的祖先祭祀活动。
(8)穆天子:古代传说中西周穆王,曾西征至昆仑山,见到了西王母,并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和仪式。箫鼓宴瑶池:箫声和鼓声在宴会上演奏,瑶池边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穆天子在瑶池举行宴会。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人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首联两句“叠石通溪水,量波失旧规”描绘的是自然景象的美丽与和谐。诗人用“叠石”和“通溪水”来形容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而“量波”则是指测量水流的速度和方向,以此来表现大自然的规律性和秩序性。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颔联“芳洲还屈曲,朱阁更逶迤”则是具体描绘了大自然中的美景。诗人用“芳洲”和“朱阁”来形容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和建筑,其中“芳洲”指的是生长着各种花朵的湖洲,“朱阁”则是指高耸入云的建筑群。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这些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颈联“浴鸟翻荷叶,惊蝉出柳丝”则是对大自然中生物的活动进行了描绘。在这里,“浴鸟”、“翻荷叶”和“出柳丝”都是描述小鸟在荷叶上嬉戏的场景,而“惊蝉”则是描述蝉鸣声被惊动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界生物活动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命活力和生态多样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生命力的感叹和感慨。
尾联“翠烟秋桧耸,红露晓莲披”则是对大自然中的景色进行了深入的刻画。诗人用“翠烟”和“红露”来形容清晨的雾气和露水,而“秋桧耸”、“晓莲披”则分别指的是秋季的柏树和晨曦中的莲花。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界景色的刻画,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态和诗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七律,诗人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