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识蓬瀛,凭高望有程。
盘根出巨浸,远色到孤城。
隐隐排云峻,层层就日明。
净收残霭尽,浮动嫩岚轻。
纵目徒多暇,驰心累发诚。
从容更何往,此路彻三清。

【解析】

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第一联写登高远望之景,第二联写远眺三山之景,第三联写三山景色的壮美,第四联写云雾缭绕的景象,第五联写诗人的情怀,整首诗意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

【答案】

译文:

府试莱城晴日望三山

不容易认识蓬瀛仙岛,凭高远望有多远的距离。

盘根从巨浸中伸出,远远地色彩到孤城。

隐隐排云峻,层层迎日明。

净收残霭尽,浮动嫩岚轻。

纵目徒多暇,驰心累发诚。

从容更何往,此路彻三清。

赏析:

此诗为赴府试所作。“府试”就是乡试,即举人考试,考中者称为进士或举人。这首诗作于赴府试时,诗题中的“三山”,是泛指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也是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府试莱城晴日望三山”,起句点题,点出诗题。“不易识蓬瀛”,“不易”是难以的意思;“蓬瀛”是传说中的蓬莱和瀛洲;这两句说:“我难以识别蓬莱和瀛洲。”意思是说自己难以辨识三山(蓬莱、方丈、瀛洲)的形貌。“凭高望有程”,意思是凭高远望可以看见三山(蓬莱、方丈、瀛洲)的轮廓。“盘根出巨浸”,“盘根”指树木的根部,这里指三山的根须盘曲如树根一般;“出”是露出;“巨浸”是指大海;这两句的意思是:“三山的根须像树木盘曲着从大海中露出来。”这是在描写三山的外形。“远色到孤城”,“远色”是远方的色彩;“孤城”是指一座孤独的城市;这两句的意思是:“远处的色彩映照着这座孤独的城市。”这是在描写三山的近景。“隐隐排云峻”,“隐隐”指模糊的样子;“排云”指云彩;“峻”是高大;这两句的意思是:“远处模糊地排列着云朵般的山峰,显得十分高大。”“层层就日明”,“层层”指的是层次众多;“就”是靠近的意思;“日明”,是指太阳明亮;这两句的意思是:“层层叠叠的山峦靠近明亮的太阳显得更加明亮了。”“净收残霭尽”,“净”是干净;“收”是收回;“霭”是雾气;“尽”是消失;这两句的意思是:“彻底清除了残留的雾气,天空变得一片明朗。”这句是写天气晴朗的情景。“浮动嫩岚轻”,这句的意思是:“轻轻的浮动着细薄的山岚。”这是在描写三山的远景。“纵目徒多暇”,“纵目”是放眼远望,“徒”是徒然;“多暇”,是多余的闲暇;这两句的意思是:“放眼远望只是徒然地感到有些空闲。”这句是在写自己的心情。“驰心累发诚”,意为“驰骋自己的心志使精神振奋”。这两句是在写自己的抱负和志向。

“从容更何往,此路彻三清”,意思是:“慢慢地走着又何必去追求呢!只有这条路通向三清啊!”这两句是全诗的结语,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