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生楚思,波浪接禅关。
塔碍高林鸟,窗开白日山。
树阴移草上,岸色透庭间。
入内谈经彻,空携讲疏还。
慈恩寺贻楚霄上人
在秦生楚思,波浪接禅关。
塔碍高林鸟,窗开白日山。
树阴移草上,岸色透庭间。
入内谈经彻,空携讲疏还。
注释:
- 在秦生楚思:秦生楚思,即秦州(今甘肃天水)的楚思县。秦州地处陇右,是唐代著名的佛教胜地。这首诗中的“秦州”可能是作者所在地或途经之地。
- 波浪接禅关:禅关,指寺庙中的僧舍或修行处。波浪接禅关,形容山水景色与寺庙融为一体,如同波浪拍打着禅关,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塔碍高林鸟:塔碍,即塔影遮蔽。高林鸟,指高大的树林中的鸟儿。塔影遮蔽了高林中的鸟儿,描绘了一幅鸟儿在塔影下的宁静景象。
- 窗开白日山:窗开白日山,形容窗户打开后,阳光照射在山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影。这里的“白日”可能指的是太阳的光芒,也可能是指阳光穿透云层照射到山上的景象。
- 树阴移草上,岸色透庭间:树阴移草上,指树荫覆盖在草地上。岸色透庭间,指岸边的颜色渗透到庭院里。这里的“岸色”是指河岸的颜色,而“透庭间”则形容这种颜色从河岸延伸到庭院中,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
- 入内谈经彻,空携讲疏还:入内谈经彻,指进入寺院内深入讨论佛法。空携讲疏还,表示带着讲经的书籍回家。这里的“经”和“疏”分别指佛经和讲经时所用的笔记或讲解材料。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首句“在秦生楚思”,巧妙地将地名与地域特色结合起来,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充满佛教文化氛围的画面。接下来四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边的自然景观,如“塔碍高林鸟”、“窗开白日山”等,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进入佛门后的心境变化,从世俗的纷扰中抽离出来,寻求心灵的平静和解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