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烛传佳节,阳和应此辰。
土牛呈岁稔,彩燕表年春。
腊尽星回次,寒馀月建寅。
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

【注释】1.客中立春:诗人在客中度立春。2.玉烛传佳节:玉烛,指正月的月相,即新月;传,传递、宣告。3.阳和应此辰:阳和,暖和的阳气;应,应和。4.土牛呈岁稔:土牛是古代的一种耕田工具,用来指示耕种时间。5.彩燕表年春:彩燕,五色斑斓的燕子,用来表示春天的到来。6.腊尽星回次:腊尽,农历十二月结束;星回次,星运行一周天为一次,这里指冬至之后,太阳逐渐南移;次,次第,顺序。7.寒馀月建寅:寒余,农历正月;月建寅,古人认为每月以地支为序,寅属木。8.梅花将柳色:梅与柳,两种树木,此处借指冬去春来的景象。9.偏思越乡人:越乡,越地或南方地区;思,思念。

【赏析】这首五言律诗,写立春时节的景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立春”,用“玉烛”和“阳和”两词写出了时令特征。颔联以“土牛”和“彩燕”两个物象,分别写出了立春时的农事活动和春天的气息。颈联描绘了冬至后,太阳逐渐向南移动,而寒气渐渐消退的情况。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开阔深远,既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