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
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
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
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蒙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题慈恩寺塔》。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译文:
十层楼台突兀在虚空,四十扇门开面面风。
却怪鸟儿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响半天中。
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
落日凤凰城气合,满城春树雨蒙蒙。

注释:

  1. 十层突兀在虚空: 十座楼台高耸入云,如同突兀地矗立于天空中。
  2. 四十门开面面风: 每一层塔都有四扇门,风吹来时,门扉敞开,形成了一种四面吹来的风。
  3. 却怪鸟飞平地上: 有些鸟儿居然能在平地上飞翔,这让人感到惊奇。
  4. 自惊人语响半天中: 自己的说话声竟然能传遍半天,显得非常响亮。
  5. 回梯暗踏如穿洞: 楼梯曲折蜿蜒,好像穿过了一个洞穴。
  6. 绝顶初攀似出笼: 登上塔顶时,感觉就像刚被放出来一样。
  7. 落日凤城佳气合: 落日时分,凤凰城(这里指汴京)充满了吉祥的气息。
  8. 满城春树雨蒙蒙: 春雨绵绵,树木笼罩在雨雾之中,显得生机勃勃。

赏析:
这首七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通过对慈恩寺塔的描写,展现了其壮观景象与神奇魅力。首句“十层突兀在虚空”形象地表现了塔楼的高耸入云和突兀感。接着,以“四十门开面面风”形容塔楼的布局精巧,每层都有四个门,形成四面吹来的风。

“却怪鸟飞平地上”和“自惊人语响半天中”,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的和谐与奇妙的赞叹。同时,“回梯暗踏如穿洞”和“绝顶初攀似出笼”则描绘了塔内螺旋上升的通道,以及登塔时的惊险和刺激。

末两句“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蒙蒙”,则是对整个城市景象的描绘。夕阳下的凤城(汴京城)显得更加美丽,而春雨中的树木又增添了一份生机。整首诗通过精细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塔楼的壮丽和城市的繁华。

苏舜钦的《题慈恩寺塔》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