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辞夫子棹归舟,家在桐庐忆旧丘。
三月暖时花竞发,两溪分处水争流。
近闻江老传乡语,遥见家山减旅愁。
或在醉中逢夜雪,怀贤应向剡川游。

【注释】:

归桐庐旧居寄严长史:回到桐庐,把家还故乡。桐庐:今属浙江省。

昨辞夫子棹归舟:昨天告别老师划着船回家。夫子:古代对老师的尊称。

家在桐庐忆旧丘:我的家在桐庐,我怀念着旧时住过的山丘。

三月暖时花竞发:阳春三月,百花竞放。

两溪分处水争流:两条小溪分别流入,流水争相奔涌。

近闻江老传乡语:近日听到老友江滔说起家乡的琐事。江老:即严恽,字江淹,会稽人。

遥见家山减旅愁:望着家乡的山峦,感到旅途的思乡之情也减轻了。

或在醉中逢夜雪:有时我在酒醉之中遇到下雪。

怀贤应向剡川游:怀念贤士,应当到剡县去游览。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罢官南归后,经过桐庐,怀念故居之作。诗的开头两句写归途。首句“昨日”,点明归途的时间。次句“夫子”指老师,说明归途是在师生告别之后开始的。“棹归舟”三字,表明是乘船归来。“家在桐庐”句承上启下,点明桐庐是他的故乡。“忆旧丘”三字承上文“家在桐庐”而来,说明诗人在归途中,思绪万千,不禁想起桐庐那熟悉的山冈和旧日的居处。

三四两句,写桐庐的风物人情。“三月暖时”,点明了时间;“花竞发”、“水争流”,描绘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一句,既写桐庐风光之好,又写出自己在此地所感受到的亲切、愉快之感。诗人在这里,以桐庐的风土人情,来映衬自己此时此地的情怀,从而更有力地表达了他对于桐庐的热爱,以及对于桐庐的思念之情。

五六两句,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情。“近闻江老传乡语”,说明诗人已与友人相会,听其谈及家乡之事。“遥见家山减旅愁”,则进一步抒写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家山”指家乡的山川。“减旅愁”是说由于家乡的山水在眼前,而使他的羁旅之感也随之而减轻了。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喜爱和眷恋,又表达了他为远离家乡而感到的孤独、寂寞之情,使全诗的主旨得到了深化。

最后两句,诗人设想自己在故乡的生活情景。“或在醉中逢夜雪”,是说自己有暇之时,常常沉醉于美酒之中。“夜雪”则表明诗人是在饮酒赏雪之际,偶遇下雪。“怀贤应向剡川游”,是说自己要怀念贤士,应当到剡县去游览。“应”字,表现出一种决心。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