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东来度渭桥,青门垂柳百千条。
长杨西连建章路,汉家林苑纷无数。
萦花始遍合欢枝,游丝半罥相思树。
春楼初日照南隅,柔条垂绿扫金铺。
宝钗新梳倭堕髻,锦带交垂连理襦。
自怜柳塞淹戎幕,银烛长啼愁梦着。
芳树朝催玉管新,春风夜染罗衣薄。
城头杨柳已如丝,今年花落去年时。
折芳远寄相思曲,为惜容华难再持。
折柳篇
春色东来度渭桥,青门垂柳百千条。
长杨西连建章路,汉家林苑纷无数。
萦花始遍合欢枝,游丝半罥相思树。
春楼初日照南隅,柔条垂绿扫金铺。
宝钗新梳倭堕髻,锦带交垂连理襦。
自怜柳塞淹戎幕,银烛长啼愁梦着。
芳树朝催玉管新,春风夜染罗衣薄。
城头杨柳已如丝,今年花落去年时。
折芳远寄相思曲,为惜容华难再持。
【注释】:
- 折柳篇:古代诗歌中常以柳树作为离别的象征,故有《折杨柳歌辞》等名篇。
- 春色东来度渭桥:春天的气息弥漫而来,渡过了渭水之桥。渭水是中国古代的一条河流,流经西安。
- 青门垂柳百千条:青门位于长安城内,这里用“垂柳”比喻长安城周围的景色。百千条柳树,形容柳树之多,生机勃勃。
- 长杨西连建章路:长杨宫位于长安城西部,而建章宫位于长安城东部,两宫之间通过长杨大道相连。
- 汉家林苑纷无数:汉朝的皇家园林遍布天下,这里说林苑繁多,不可计数。
- 萦花始遍合欢枝:萦绕的花开始遍布在合欢树上。合欢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叶子呈心形,花期较长,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象。
- 游丝半罥相思树:游丝指飘飞的柳絮,它半挂在相思树上,象征着思念之情。
- 春楼初日照南隅:春天的阳光照耀在高楼的南面,这里的春楼可以指皇宫中的楼阁,也可以泛指一般的建筑。
- 柔条垂绿扫金铺:绿色的柳条垂挂在地面上,犹如金色的铺垫。柔条指的是柔软的柳条,垂绿则形容柳条颜色翠绿,垂挂下来。
- 宝钗新梳倭堕髻:宝钗是一种古代妇女常用的发饰,这里用“倭堕髻”来形容女子的新发型。
- 锦带交垂连理襦:绣有彩色图案的锦带交错下垂,如同夫妻连理之袍。这里的“连理襦”是指一种男女同穿的衣服。
- 自怜柳塞淹戎幕:我独自怜惜那些驻守边疆的柳树,因为那里没有战事。
- 银烛长啼愁梦着:银烛燃烧着,发出微弱的光芒,仿佛在梦中诉说着自己的忧愁。
- 芳树朝催玉管新:清晨时分,芬芳的树木催人起床,就像吹奏玉管的声音一样清脆悦耳。
- 春风夜染罗衣薄:春风轻拂之下,夜晚微凉,罗衣被染得薄薄的一层。
- 城头杨柳已如丝:城墙之上的杨柳已经垂下了长长的枝条,如同细丝般柔美。
- 今年花落去年时:今年的花朵已经凋谢,就像去年一样。
- 折芳远寄相思曲:将折下的鲜花寄给远方的人,以此来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 为惜容华难再持:为了珍惜青春的美好时光,不愿让它再次流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离别的哀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