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晓莺蹄,春风暖翠闺。
雕笼熏绣被,珠履踏金堤。
芍药花初吐,菖蒲叶正齐。
稿砧当此日,行役向辽西。
【注释】
阳春:指春天。怨:怨恨。雕笼:用鸟羽或兽毛制成的笼子,这里借以比喻华丽的床铺。被:被子。芍药、菖蒲:都是草名。“芍药初吐”与“菖蒲叶正齐”都暗含了时间。“稿砧”是捣衣用的杵。行役:行军打仗。此句意谓此时正是春天,作者正在边地为国戍守,而家乡的妻儿正忙于捣衣缝制寒衣。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上片写女子春日里思念远在辽西戍边的丈夫;下片写丈夫在外为国戍边,而家中妻子却忙于捣衣缝制寒衣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切,表现了闺中少妇对远方戍边丈夫的深情思念。
这首诗的首句“红树晓莺蹄”,即景起兴,点明了时令是春日,地点是闺房。“莺”字,不仅写出了莺声啼鸣的特点,而且烘托出闺中人心情的愉悦。次句“春风暖翠闺”,春风送暖,拂过窗前花木,吹绿了柳枝,催红了桃花。这美好的春日景色,使闺中人的心情更加愉悦。第三句“雕笼熏绣被”,雕笼,即雕花的床屉,用鸟羽或兽毛制成。熏,用香料熏烤。“珠履踏金堤”,足蹑宝石鞋,踏上黄金般的石砌小路,可见其富贵豪华的生活。第四句“芍药花初吐”,芍药是一种名贵花卉,开时花色艳丽,芳香四溢,使人感到心旷神怡。第五句“菖蒲叶正齐”,菖蒲是一种水生植物,叶片长圆如剑,挺拔有力。诗人将它们比作刚长齐的绿叶,也表明了时光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第六句“稿砧当此日”,稿,即竹简,砧,即石制的捣衣工具。这句诗的意思是:就在这个春日里,妻子开始为即将远征的丈夫赶制寒衣了。第七句“行役向辽西”,行役,指外出旅行。辽西,泛指北方地区。这里的“辽西”,既指边塞,又指故乡。
这首小诗,语言清新自然,形象生动优美,意境幽深含蓄,富有民歌风味。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从平凡的事物中提炼出富有情趣的意象来表现主题。整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六句二十八个字,但内容却是丰富多采的。
诗的前四句主要写闺房之春。“红树”两句写莺语,“雕笼熏绣被”,“珠履踏金堤”,描写闺房中陈设华丽、生活奢侈的情状,渲染出春日里室内的欢乐气氛。“芍药花正吐”,“菖蒲叶方齐”,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闺房主人的欣喜之情;最后“稿砧当此日”,点明春日的主题。诗的后四句主要写征人远征之愁。“阳春”、“辽西”,一春一别,一闺一戎,两相对照,更见闺中人离恨之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