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屏山,炉香字,赚得新年春色。春思只如秋,挑茶瓣,饤座还进过中食。萍蓬踪迹。都不问香南雪北。步屐缓趁东风喜,相逢度阡越陌。
蓦重忆金明,题诗处,诗梦冷,僧灰邻笛。鬓丝萧条海客,把吟笺,研谱重拭。梁闲燕子叹息。问崔九江南谁识。总𢬵与一醉千愁了,暮云凝碧。

【注释】

①阳春:指春天,这里借指新春。新年:春节。天琴:指古琴。②画屏山,炉香字:指画中的屏风、炉中的香烟以及壁上的字画。③挑茶瓣,饤座还进过中食:指在茶余饭后,品尝佳肴美馔。④萍蓬踪迹:比喻漂泊无定。⑤僧灰邻笛:指僧人吹笛。⑥鬓丝萧条:指发已斑白。⑦总𢬵与一醉千愁了,暮云凝碧:指纵情饮酒,以解忧愁。⑧崔九:唐人崔信明。⑨梁闲燕子叹息:指燕子因春去而叹息。⑩问崔九:指向崔信明询问,因为崔信明曾写过《江南曲》。①总𢬵(yù):豪饮。𢬵,大酒杯。

【赏析】

此为一首写游历江南的词作。上片写春日游赏。首句起拍点明“阳春新年”,即新春伊始。次句“用梅溪韵”,是说词人用梅溪派的韵律来写景咏物,如诗如画。“画屏山,炉香字,赚得新年春色”三句,从视觉和嗅觉两方面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图。其中“画屏山”,“炉香字”两句,既见画面之清丽,又见气氛之宁静;“赚得新年春色”,既见景物之美,又见作者之喜悦之情。“挑茶瓣,饤座还进过中食”两句,进一步写游赏之乐。“挑茶”“饤座”,均见其雅致;“过中食”,则见其宴饮有度。

下片写离愁别恨。“萍蓬踪迹,都不问香南雪北”,言词人四处流落,漂泊不定,但不论身在何方,也不管身处南方还是北方,只关心自己的心情如何。“步屐缓趁东风喜,相逢度阡越陌”,写词人行于田间阡陌间,步履从容,逢人便打招呼。“蓦重忆金明”,写词人回忆起当年游赏江南时的情景,不禁感慨系之。“题诗处,诗梦冷,僧灰邻笛。”三句,写词人想起当年曾在金明寺题诗之事,而今却只能梦中寻访,而僧人又在吹笛,更增离愁。“鬓丝萧条海客”,点出词人的飘泊之苦与年华之逝。“把吟笺,研谱重拭”,词人又拿起旧日所吟咏的诗词稿子,重新磨墨研纸。“梁闲燕子叹息”,写词人感叹燕子飞去,春光易失,而自己却要继续流浪。“问崔九江南谁识”,最后一句是问句,也是对友人的嘱托,希望友人能了解自己的身世,并给予关心。“总𢬵与一醉千愁了,暮云凝碧”。这两句,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祝愿。

这首词写词人游历江南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的眷恋之意。全词语言自然流畅,意境优美动人,是一篇抒情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