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院里花仍发,不饮其如春色何。
高台曲沼人能到,迟日浓烟景自多。
犹怜绿水飞鸿雁,更着兰舟采芰荷。
章郡升平异前日,时邀骢马一相过。
阳春书院唐朱二侍御邀集诗中描绘春天美景与人文雅事
- 诗作原文
- 诗意解析和翻译
- 关键词注释及其背景
- 赏析与评价
- 相关历史和文化背景
- 现代应用及影响
- 结语:对读者启示
阳春院里花仍发,不饮其如春色何。
高台曲沼人能到,迟日浓烟景自多。
犹怜绿水飞鸿雁,更着兰舟采芰荷。
章郡升平异前日,时邀骢马一相过。
阳春书院唐朱二侍御邀集诗中描绘春天美景与人文雅事
【解析】 这是一首写别情的送别诗。首句“故人千里别”,点出离别,说明送别的时间是远行之后。二、三句点明送别的原因。“观榜曾随骥”,点明送别的原因是刘梅国兄科举高中,所以送别时特意为他送行。“遗诗比赠金”点明送别的手段。 “青天寻蜀道,夜雪度山阴。”两句写诗人在送别后仍不忘对友人的关怀,冒着风雪到山阴送别友人。“明发巴陵渚,烟波愁我心。”诗人在送别后仍念念不忘远行的友人,于是冒风雨渡江送别。
诗句原文 迢递穷山里,君能枉见寻。 松门驻双骑,萝径鸣孤琴。 衣上云岚色,林中经梵音。 应悲市朝客,谁到白云深。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远在群山之中的静谧之所,严嵩邀请友人韩刘二子前来作客,他们骑马驻足于松树环绕的门旁,沿着藤蔓小径弹奏一曲孤独的琴音。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与世隔绝的幽静环境,表达了对友人到来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赠给西泉子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释义以及注释: 1. 到君衡门下,修竹两三竿。 - 到君:表示拜访某人。 - 衡门:古代隐者所居之处的门,常用以自谦。 - 修竹:指高高的竹子。 - 两三竿:形容竹子数量不多,但显得格外清雅。 2. 高已远人俗,贫能慰母欢。 - 高已:意指高洁,超然物外。 - 远人俗:远离尘世的喧嚣和世俗的纷扰。 - 贫能慰母欢:即使自己贫穷
【注释】 启:指打开。 把酒:斟酒。 门见:看见。 弧:古时丧礼上悬挂的白布,这里指丧事。 履满:穿鞋满地。 洗愁病:消除忧思病痛。 野客:指隐居不仕的人。同襟期:意谓志趣相同。 家事:家事琐事。区区:琐碎。 长者知:了解长者的心意。 【赏析】 此诗是作者奉答符少参先生见贺生男之作。开篇“今旦启茅宇”,“今”即今天,“旦”为早晨,“启”为推开,“茅”为草盖,“宇”为房屋,“今旦”即今天早晨
逶迟松桂林,之子能相寻。 远道惊长别,幽期感素心。 注释: 逶迤曲折的山路通向松林中的桂林,你的儿子能够来相寻。 遥远的路途让我惊心动魄地感到离别的痛苦,幽静的约会让我感动并珍惜彼此之间的友情。 楚台临月迥,章水渡烟深。 注释: 楚台靠近月亮高悬的地方,章水渡过烟雾弥漫的河面。 何物酬佳兴,风窗弹玉琴。 注释: 用什么来报答这美好的兴致,在风中窗户旁弹奏着玉石制的琴。 赏析:
诗句原文: 曲径看花入,幽亭载酒开。 兴迥忘主客,地胜有池台。 晻暧树帷合,逶迤江练来。 已方元亮隐,松菊绕园栽。 注释解释: - 曲径:弯曲的小路。 - 看花入:观赏花朵进入。 - 幽亭:幽静的亭子。 - 载酒:携带美酒。 - 兴迥:兴致很高,情感飞扬。 - 忘主客:忘记了主人和客人之分。 - 地胜:地方景色美丽。 - 有池台:周围有池塘和小台子。 - 晻暧:阴暗而暖和。 - 树帷合
【注释】 奉答符少参先生见贺生男之什 其二: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诗中表达了他对朋友生子的喜悦之情。 剥啄(pōzuò):敲门声。 缄题:写上书信或题词。 将雏(zāngcú)新曲妙:指婴儿啼哭之声美妙动听。 遗鲤(yílǐ)故情长:指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儿子嗤(chī)豚犬:指孩子讥笑猪狗。 琼瑶借宠光:指孩子得到父母的宠爱。 夜阑还击节:在深夜仍不停敲着拍子。 转益病夫狂
注释: 1. 夏日江亭赠客:在夏日的江亭中送别客人。夏日,指盛夏时节;江亭,指临水的亭台;赠客,指送别客人。 2. 过雨时:经过雨水之后。 3. 绿树摇南飔:绿色的树梢在南风中摇曳。绿树,绿色的树木;南飔,南风中的凉风。 4. 归客乘流下,扁舟向我辞:归乡的人随着水流下来,扁舟(小船)向我告别。归客,指回到家乡的人;乘流,指顺着水流;下,下来;扁舟,狭长的船。 5. 台临春望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诗句大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赏析。 第一联,“挂席爱沧茫”,“沧”“茫”是关键词,“沧”字写出了江水的颜色,“茫”字写出了江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江行的热爱之情。 第二联,“望移城塔远”,从远处看,城塔的轮廓在天际移动;“歌入浦云长”,“歌”指歌声,“浦”指水边,“云长”写出了江边的景致。 第三联,“起鹤横烟屿”
注释: 衡岳无来雁,江漂有蛰龙。 衡阳没有飞来的大雁,江上漂着一只蛰伏的龙。 愁边波浪阔,梦觉云山重。 愁思无边时,波涛浩渺;梦中醒来,云雾缭绕,山峰重重。 定识相逢语,未知同病容。 一定会知道我们相遇时的对话;不知道我们是否都患有同样的疾病。 因思遗远道,何处采芙蓉。 因此思念远方的你,想知道你是否在采芙蓉。 译文: 衡阳没有飞来的大雁,江上漂着一只蛰伏的龙。 愁思无边时,波涛浩渺;梦中醒来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阳春令” - 注释:这可能是诗名或特定时期(如春季,象征着生机与更新)的引用。 - 赏析:此句可能预示着整首诗的氛围和情感基调,即一个充满生机和新开始的场景。 2. 相思半载 - 注释:相思表示深深的思念。半载即半年,表达时间的长短。 - 赏析:这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的长久而深切的思念,时间似乎拉长了这份情感。 3. 梦里容颜在 - 注释
阳春路,汤婆子 满瓶水。问是谁赠与,春婆名字。 嫁壶公热到心头,偎足一冬同睡。 寒夜胜熏笼火伴,有情也抛间地。 温存意。 当美人,华清池上同洗。 笑我温柔无分,拥似铁多年布被。 懒思燕玉,便赖尔暖将人替。 香山叟诗成枕上,老妪可曾知味。 东风起,又看看青奴来世。 注释: 1. 阳春路:指春天的路,这里指的是春天的道路或季节。 2. 汤婆子:一种传统的取暖工具,通常用热水填充在瓶子里
我们分析这首诗的整体结构和内容。诗的开头是“阳春戊寅元旦作”,说明这首诗是在戊寅年的正月初一写的。然后,作者用“家无咎体”来表明自己的写作目的,即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祝福。 在诗歌的正文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家中的场景。他说:“黯山居,偏寻到,赖有好春知我。”这里的“黯山居”指的是他独自居住在山上,而“偏寻到”则表示他找到了这个地方。接着,他用“余寒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观,充满了诗意和哲理。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绕郭苍山起暮云:描述了环绕城市的苍山在傍晚时分被云彩笼罩的景象。"苍山"是形容山脉的颜色,通常是指深绿色或灰色;"绕郭"表明山势环绕城市,形成一种自然的边界感。"暮云"指的是傍晚时分天空中聚集的云朵,增添了几分静谧与沉思的氛围。 2. 亭前衰草迟斜曛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抒发情感的词。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阳春 - 语烟消:描述春天到来时,烟雾消散的景象。 - 文纱静:描绘了文房四宝中的纱帘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宁静而优雅。 - 茵麝暗熏晴燠:茵香与麝香混合在一起,散发着暖意和香气,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这里的“晴燠”指的是晴朗温暖的天气。 2. 艳游差足 - 先试著:尝试着去做一些活动。 - 摺花裙幅:折叠起花瓣
阳春 五华高,滇池远,山水韵调哀玉。潇洒古仙人,羹墙梦、宛接幽袍贶琼椟。篆铭堪读。施氏斫、嗣踪雷蜀。应是自惜沉埋久,知音梦中相属。 会心在、成连移情后,凝望淼、骖鸾驾鹿。朝来金徽到手,契兰言、响应空谷。调弦更授古曲。似海上、苍茫云木。漫遗恨、两度君弦断,仙期待续。 注释: 1. 五华高:五指山高耸入云。 2. 滇池远:滇池遥远。 3. 山水韵调哀玉:山水之间充满了悲凉之情。 4. 潇洒古仙人
【注释】 ①阳春:指春天,这里借指新春。新年:春节。天琴:指古琴。②画屏山,炉香字:指画中的屏风、炉中的香烟以及壁上的字画。③挑茶瓣,饤座还进过中食:指在茶余饭后,品尝佳肴美馔。④萍蓬踪迹:比喻漂泊无定。⑤僧灰邻笛:指僧人吹笛。⑥鬓丝萧条:指发已斑白。⑦总𢬵与一醉千愁了,暮云凝碧:指纵情饮酒,以解忧愁。⑧崔九:唐人崔信明。⑨梁闲燕子叹息:指燕子因春去而叹息。⑩问崔九:指向崔信明询问
【注释】 阳春:地名,即今广东阳春县。 传:传来。 藤花行客采:藤花盛开时节,行人来此采摘。 土人知:当地土人对鸟语非常熟悉。 当面天门出:天门山耸立在面前。 蛮方:南方边远地区。 脱木:比喻远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诗中描绘了阳春山水的美丽景色和当地的风土人情。首句“山到阳春好”直接写景,用“到”字表现山势之高,“好”字表现山色之美。次句“人传电白奇”
【注释】 阳春:地名。 䀨岭尖:山岭上。䀨,通“峭”。 水米贱于布:用水和米煮成的饭便宜得连布都不如。 盐:泛指调味品。 【赏析】 《阳春道中》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阳春书院唐朱二侍御邀集诗中描绘春天美景与人文雅事 1. 诗作原文 2. 诗意解析和翻译 3. 关键词注释及其背景 4. 赏析与评价 5. 相关历史和文化背景 6. 现代应用及影响 7. 结语:对读者启示
【注释】 翠岭:青绿的山岭。烟开:云雾散开。楚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因古时楚国在今湖北、湖南一带而得名。奇:奇特。 绿江天尽鸟飞迟:形容江水碧绿如玉,春日里鸟儿飞翔得慢悠悠的。 彬:同“缤”,草木茂密的样子。 泠:清凉。 楼阁当空:楼阁耸入云端。淑景:美好的景色。 岩树:岩石上的树木。 时序:四时的节令。 山云:山上的云雾。岂与俗情宜:难道与世俗的情感相合吗? 双峰:指两座山峰。寂寂
和唐侍御晚登春台 春台夕上兴犹奇,落木苍苍白日迟。 行傍径梅诗自好,坐看松嶂榻频移。 江城揽辔霜威迥,山阁开尊月色宜。 莫为浮云望天际,恐增愁思倚阑时。 注释: 1. 春台夕上兴犹奇:傍晚登上春台,兴致依然奇异。 2. 落木苍苍白日迟:落满的树木苍凉而白,夕阳也显得迟暮。 3. 行傍径梅诗自好:在小路上漫步,看着路边的梅花,心情自然愉悦。 4. 坐看松嶂榻频移:坐着欣赏松树林中的景色
诗句解析与译文: 首句:“二仙何代隐岩阿,涧绿山青长薜萝。” - 解释: 描述二仙在何时何处隐居。 - 关键词: 二仙、岩阿、涧绿山青、长薜萝 第二句:“尘世总经桑海变,丹丘长占水云多。” - 解释: 表达对世俗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关键词: 尘世、桑海变、丹丘、水云多 第三句:“天台到拟逢桃实,石室归疑烂斧柯。” - 解释: 想象自己能够达到天台或石室
【注释】 薛楼:地名,在今江西南昌。汪户部希会:指汪元量。汪元量是南宋末年词人兼诗人、画家,曾随宋室南渡,后被元兵所俘,北去大都(今北京)。希会即希望会见。出师捕安义之寇:指作者率领的部队出征安义。捕安义之寇是指讨伐安义县的农民起义军。 野航:小船。依渡:靠渡船过河。穿花:形容燕子飞得轻巧而优美。南国:指南方。登临:游览。今古:指过去和现在。浮云感慨频:浮云比喻世事变化无常。捷书:捷报。早报
嘉兴三塔寺留别朝仪子谦二使君年丈 在明朝的繁花似锦中,严嵩挥毫泼墨,以七言律诗的形式留下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他的笔下,嘉兴三塔寺,仿佛仙境一般,舟行水面之上,遥望那若隐若现的三塔,令人心生向往。 “三塔移舟望若仙”,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使人仿佛看到舟行于江面上,而三塔则宛如仙境中的建筑,让人感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这里的“三塔”,可能是指嘉兴三塔寺中的三座古塔,它们矗立在江边
译文: 在虎丘寺侍奉少傅守溪公游览,跟随他的脚步,欣赏美景。 禅径香台寻找碧山,玉堂黄阁奉承高官。 忽然挥动笔墨,花朵争相艳丽; 长时间离开官场,与鹤并立山林。 林下观看云影松树的影子安静,岩边行走着鞋印和苔痕斑驳。 分明是仙船中流坐看,瞻仰送别宫袍下的月光下返回。 注释: 1. 虎丘寺侍少傅守溪公游奉次高韵 - 虎丘寺:一座著名的古刹,位于苏州市西郊。 - 侍少傅守溪公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