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山居,偏寻到,赖有好春知我。日历久删除,余寒凝、檐鹊何事尚庭贺。
桃符椒颗。权换却、炉香经课。楼外怕见沧波恶。屏开又倩云锁。
奈风雨、阴霾天为堕。撩梦乱、山人稳卧。绕篱花幡力薄。
付回潮、卷地红涴。重关未算计左。聊料理、齑盘蔬锉。
祗辛苦、几个渔樵辈,苍茫点破。

我们分析这首诗的整体结构和内容。诗的开头是“阳春戊寅元旦作”,说明这首诗是在戊寅年的正月初一写的。然后,作者用“家无咎体”来表明自己的写作目的,即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祝福。

在诗歌的正文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家中的场景。他说:“黯山居,偏寻到,赖有好春知我。”这里的“黯山居”指的是他独自居住在山上,而“偏寻到”则表示他找到了这个地方。接着,他用“余寒凝、檐鹊何事尚庭贺”表达了自己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因为虽然天气仍然寒冷,但庭院中的喜鹊仍然在庆祝春天的到来。

诗人转换了场景,提到了“桃符椒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驱邪保平安的象征物。然后,他又说:“炉香经课。”这可能是指他在进行一些祭祀活动,以祈求新的一年里平安和吉祥。

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家中的情况。他怕外面的沧波(大海)不好,所以特意将门窗都关上。然后,他说:“奈风雨、阴霾天为堕。撩梦乱、山人稳卧。”这里的“阴霾天”和“撩梦乱”都表达了他对即将到来的风雨的恐惧和不安。最后,诗人说“绕篱花幡力薄”,意味着尽管有花朵和旗帜,但它们的力量还是无法抵挡住风雨的侵袭。

诗人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他说:“付回潮、卷地红涴。重关未算计左。聊料理、齑盘蔬锉。”这里的“付回潮”意味着雨水会冲刷掉所有的污垢,而“齑盘蔬锉”则表示他将重新整理家中的物品。然而,他感叹自己“几个渔樵辈”,“苍茫点破”则表达了他对生活无奈和感慨的心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家中的生活场景和个人感受,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自然景物描绘手法和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引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