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空木谷宜禅定。幽梦娱清磬。
莫嫌身世隔红尘。从此鸣声无事惹人嗔。
天怜予尾翛翛苦。许与枝枝处。
免教飞傍上林烟。见说琼楼风露有新寒。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
了禅师:指僧宗演。他住在苏州天宁寺,号了禅师。他的画法清逸,尤擅山水。
古木寒鸦图:这是一幅以枯树、老鸦为主题的画作。
山空木谷宜禅定:山中空旷,树林幽深,正是修行禅定的佳地。
幽梦娱清磬:在寂静的山林中,梦中听到清脆的磬声,让人感到愉悦。
莫嫌身世隔红尘:不要嫌弃自己与世俗生活的隔离。
从此鸣声无事惹人嗔:从此以后,鸟儿的鸣叫不再打扰人们的心情。
天怜予尾翛翛苦:上天可怜我孤独而疲惫的生活。
许与枝枝处:允许我栖息在这树枝上。
免教飞傍上林烟:不要让我的翅膀沾上林中的烟雾。
见说琼楼风露有新寒:听说那琼楼阁上的风露都带着新的气息。
【赏析】
《虞美人·为了了禅师题古木寒鸦图》是宋代僧人了禅师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禅宗的深深热爱。
首句“山空木谷宜禅定”,描绘了一幅山中空旷、树林幽深的景象,这样的环境正是修行禅定的最佳场所。这里的“空”字,既指空间的空旷,也暗示着心灵的宁静。第二句“幽梦娱清磬”,则进一步描绘了在寂静的山林中,梦中听到清脆的磬声,感受到内心的愉悦和宁静。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声音,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莫嫌身世隔红尘,从此鸣声无事惹人嗔”,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在这里,“莫嫌”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也透露出他对清净生活的珍视。第三句“天怜予尾翛翛苦”则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诗人将自己的孤独和疲惫比喻成尾巴上的羽毛,这种比喻既形象又生动。
最后一句“许与枝枝处,免教飞傍上林烟”,则是对前文的一种总结。在这里,诗人表示希望被允许栖息在这树枝上,免受世俗生活的干扰。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这份清净和平和,不要轻易让世俗的纷扰影响到自己的心灵。
全词通过描绘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禅宗的深深热爱。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