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扇向陵开,齐行奠玉杯。
舞时飞燕列,梦里片云来。
月色空馀恨,松声莫更哀。
谁怜未死妾,掩袂下铜台。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开篇: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歌扇向陵开,齐行奠玉杯。舞时飞燕列,梦里片云来。
  • 注释:铜雀台,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的曹操行宫。歌扇,指宫女手持的扇子,用以扇风或遮脸。齐行,指一同行走。奠,意为放置或祭祀。玉杯,指珍贵的酒杯。
  • 译文:铜雀台上,宫女们挥动扇子,一同行走,摆放着贵重的酒杯,进行祭礼。
  • 赏析:此句描绘了铜雀台的壮丽景象及其上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宫女们在曹操晚年时的奢华生活。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生活的短暂与无常。
  1. 第二联:月色空馀恨,松声莫更哀。
  • 注释:月光下,只有无尽的遗憾;松林的声音,不再让人感到哀伤。
  • 译文:月光下,只剩下无尽的遗憾;松林中的声音不再让人感到哀伤。
  •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月色”和“松声”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月亮总是圆满,但人的生命却无法永恒;松树虽然常绿,但人们的心情却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1. 结尾:谁怜未死妾,掩袂下铜台?
  • 注释:谁能怜悯我这个还存活的妾妇,只能掩面而下铜雀台?
  • 译文:谁能怜悯我这个还存活的妾妇,只能掩面而下铜雀台?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死亡的无奈和悲伤。诗人以“掩袂”形象地描绘了其悲痛欲绝的情感状态,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易逝。

这首诗通过对铜雀台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其昔日的辉煌和今日的荒凉,更通过历史的变迁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