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云袅栈入青冥,鞿马铃骡傍日星。
仰踏剑棱梯万仞,下缘冰岫杳千寻。
山花织锦时聊看,涧水弹琴不暇听。
若比争名求利处,寻思此路却安宁。
这首诗的作者为唐朝的诗人李白。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一、首联(第1-2行)
“扪云袅栈入青冥,鞿马铃骡傍日星。”
关键词解释与注释:
- 扪云:攀爬至云雾之上,形容登山之艰险或攀登之高远。
- 袅栈:形容山路曲折蜿蜒,如同袅绕的烟雾。
- 青冥:指深邃的天空,这里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
- 鞿马铃骡:古时用以驾车的牲畜,这里用来形容马匹,强调行进速度。
- 傍日星:靠近太阳和星星,形容地势高峻,接近天空。
二、颔联(第3-4行)
“仰踏剑棱梯万仞,下缘冰岫杳千寻。”
关键词解释与注释:
- 仰踏剑棱梯:形容攀爬过程中,山势陡峭,如临剑锋般锐利。
- 万仞:形容极高,一仞约为一米,故万仞即是一万尺。
- 冰岫:指峭壁之上晶莹剔透的冰柱,形成一种壮观的景象。
- 杳千寻:形容距离遥远,仿佛无穷无尽。
三、颈联(第5-6行)
“山花织锦时聊看,涧水弹琴不暇听。”
关键词解释与注释:
- 山花织锦:形容山花繁盛,色彩斑斓,犹如锦绣一般美丽。
- 涧水弹琴:形容溪水潺潺,宛如弹奏着美妙的乐曲。
- 不暇听:形容景色太过迷人,以至于无暇聆听周围的声响。
四、尾联(第7-8行)
“若比争名求利处,寻思此路却安宁。”
关键词解释与注释:
- 若比争名求利处:比喻此处与追求名利之处相比。
- 寻思此路却安宁:思考此处远离尘嚣,反而更加宁静。
- 安宁:形容心灵得到净化,心境平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山峻岭的画卷,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通过对山峦、道路、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