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簟新铺翡翠楼,泓澄玉水记方流。
唯应云扇情相似,同向银床恨早秋。
【注释】
酬李学士寄簟:答谢李学士寄送的竹席,表示感谢。簟(diàn):竹席。
珍簟新铺翡翠楼:珍贵的竹席刚刚铺在华丽的翡翠楼上。
泓澄玉水记方流:清澈见底的水流被形容成“玉水”。
唯应云扇情相似:只有像王献之那样的云扇才能与你的情意相投。
同向银床恨早秋:一同睡在银床上,为早秋的到来而感到遗憾。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以真挚热情的心情酬谢了李学士寄来的竹席,并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怀。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平仄和谐,音韵铿锵,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
首句“珍簟新铺翡翠楼”,起笔不凡。“珍簟”二字,点出席子是珍贵之物。“新铺”二字,说明席子的质地、做工都非常精美。“翡翠楼”三字,更把席子铺在华美的翡翠楼上,渲染了一种高贵的气氛。这几句,写出了席子的贵重和美丽,同时,也表明了赠者对受者的尊重。
第二句“泓澄玉水记方流”,承上启下。“泓澄”二字,描绘出水波荡漾的样子。“玉水”二字,则将流水喻为美玉,突出了其晶莹剔透、清澈见底的特点。这两句,既是对席子质地的赞美,又是对李学士的感谢。
第三句“唯应云扇情相似”,紧承第二句而来。“云扇”,是王献之的名画《洛神赋图》中的一件宝物。“情相似”,即感情相投之意,这一句,是对李学士的赞美,也表明了自己和李学士之间深厚的友情。
最后一句“同向银床恨早秋”,收束全诗。“银床”,指席子。“恨早秋”三字,既表达了自己对秋天到来的惋惜之情,又表明了自己和李学士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
情感真挚热烈,语言优美动人,是一首优秀的酬答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