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衣囊了,炎州定去游。
草堂方惜别,山雨为相留。
又得一宵话,免生千里愁。
莫辞重卜日,后会必经秋。

【注释】

  1. 结束衣囊:指送别智光。衣囊,装衣物的袋子,这里用来比喻行囊。
  2. 炎州:即今云南大理。
  3. 方:刚才。惜别:留恋别离。
  4. 山雨:指下起的雨。相留:挽留,留下不走。
  5. 又得一宵话:今晚又能和智光畅谈一宿。宵,夜晚;话,交谈。
  6. 免生千里愁:免去千里奔波之苦。
  7. 莫辞重卜日:请不要再另择良辰吉日。重,重复。
  8. 后会必经秋:将来再次聚会定在秋天。秋,指收获后的秋季。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送友人智光赴南疆,途中逢雨而止,与友人共叙离别之情的情景。
首联“送智光之南值雨”点明题意,交待时间、地点、天气以及送别的缘由。“结束衣囊”,用典,出自《晋书·王献之传》:“(献之)年四十余,罢黄门郎,家贫,一头巾,乘小船入市卖履。”这里借指送别智光,以见其情之深。“炎州”,指今云南大理。此句写送别地点,点出智光要去的地方是炎热之地,暗示此行不易。
颔联“草堂方惜别,山雨为相留”。诗人送别智光时正逢大雨,雨中告别,更添依依不舍之意。草堂,指作者住所。山雨,指雨势之大。两句写出了送别的情境,渲染了一种凄婉的气氛,烘托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颈联“又得一宵话,免生千里愁”。“一宵”指一夜,表示时间的短暂,也表现诗人与智光相见恨晚之情。“免生千里愁”,表明这次分别虽令人难过,但不会长久,因为不久之后还会见面。
尾联“莫辞重卜日,后会必经秋”。诗人劝慰智光不要推辞再次相聚的时间,因为以后还有重逢的一天,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值得期待的。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耐人寻味,充分显示了唐代诗人高超的艺术水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