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尽须分散,将行几愿留。
春兼三月闰,人拟半年游。
风俗同吴地,山川拥梓州。
思君登栈道,猿啸始应愁。

诗句释义与解析:

1. 送友人游东川

  • 食尽须分散: 意味着随着时间流逝,食物和资源可能耗尽,因此必须分别。这里的“散”字表达了一种无奈和离别的情感,而“须”则暗示了这是不可避免的命运。
  • 将行几愿留: 表示在即将出发之际,有人希望能留下来。这里可能表达了对朋友不舍的情感或对未来重逢的希望。
  • 春兼三月闰: 春天不仅包含了三月份的部分,还额外延长了。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季节或时间段的结束和另一个开始的过渡。
  • 人拟半年游: 人们计划进行为期半年的旅行。这句话强调了旅行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旅行的期望和期待。

2. 风俗同吴地

  • 风俗: 指的是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
  • 同吴地: 表明这些风俗与江苏地区相似,可能涉及语言、传统活动、节日庆典等方面。
  • 山川拥梓州: 描述了梓州的自然风光,包括山脉和河流等自然景观。

3. 思君登栈道

  • 思君: 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登栈道: 栈道是一种古老的道路结构,通常建于悬崖之上,以便于攀爬。这里可能指的是在旅途中,诗人攀登险峻的栈道,以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和对友情的珍视。
  • 猿啸始应愁: 山中的猿声引起了诗人的愁绪。猿啸是山林之声,常被视为凄凉的象征。诗人听到猿声后,才真切感受到旅途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思念。

4.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对季节变化、时间流转的描绘,以及对风俗习惯、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东川地区的风貌特点。同时,诗歌也通过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