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书须自随,禄位用何为。
投辇从贤妇,巾车有孝儿。
风吹曝麦地,水溢沃鱼池。
常念鹪鹩鸟,安身在一枝。
【注释】:
- 《诗三百三首》为汉乐府作品,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一首诗。
- 琴书:琴和书籍,泛指文房四宝。
- 投辇(yuè):在皇帝的御辇上。
- 巾车:古代官吏乘坐的车。
- 鹪鹩(jiāoliao)鸟:一种小鸟,传说它只有一只眼却能看见整个天穹。
- 安身:立身处世。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人们生活的美好景象以及人们追求的精神境界。
“琴书须自随”,强调读书与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读书人应该随时携带琴书,以便随时学习和思考问题。这里的“琴书”指的是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
“禄位用何为”。这是对人生价值的探讨,诗人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追求名利地位,而在于追求知识和学问。这里提到的“禄位”,可以理解为功名地位。
“投辇从贤妇,巾车有孝儿。”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贤良淑德的妇女和孝顺的儿子共同乘车出行,体现了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的主题。
“风吹曝麦地,水溢沃鱼池。”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美好。风吹过田野,使麦穗随风飘扬;水溢出池塘,滋润着鱼儿。
再然后,“常念鹪鹩鸟,安身在一枝。”以鹪鹩鸟为例,说明即使是微小的存在也能在合适的环境中安身立命。这里的“鹪鹩鸟”是一种体型微小的鸟类,生活在树上。
整首诗通过对琴书、禄位、家庭、自然和鹪鹩鸟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家庭和自然的尊重以及对小存在大智慧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译文】:
琴和书必须随身带着,追求名利有什么意义?在皇帝御辇上跟随贤妻,在官员轿子上有孝顺儿子。风吹麦田,水面映日,水溢出池塘,滋养鱼群。经常思念鹪鹩鸟,它安身于一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