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
溪长石磊磊,涧阔草蒙蒙。
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
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翻译,注意重点字词。“苔滑非关雨”,“苔滑”指苔藓附着在石头上,说明不是雨水冲刷所致;“松鸣不假风”,“松树发出声音不是因为风的原因”,是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受。
译文:
攀登登上寒山的道路,寒山路不知尽头穷尽。
溪流长而石头磊磊,溪涧宽而草木蒙蒙。
苔藓光滑并不是因雨水冲洗,松涛阵阵也不是由风吹动。
谁能超脱世间的烦恼和纷扰,一起坐在白云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登陟寒山道为背景,描写了寒山路的险峻、溪涧、苔藓与松涛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韵味。
首联两句写山道之险峻,寒山道路曲折,难以穷尽,溪流石多水深,涧阔草茂,写出了寒山的险峻、幽远和野趣。“寒山”、“路”、“溪”、“石”“涧”、“草”,都是实写眼前所见,用词准确生动,描绘出一幅清幽秀丽的山水画,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颔联写山中景色,“石磊磊”写溪边的石头多且大,“草蒙蒙”写涧边的草木茂盛。这两句写景工整细腻,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颈联写山间物象,“苔滑”写苔藓附着在石头上,说明不是雨水冲刷所致,“松鸣”写松树发出的声音不是因为风的原因,而是有其内在原因。这两句写景新颖独特,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
尾联两句抒情,“谁能”即谁能够,“超世累”指摆脱世俗烦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之情。
【答案】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知尽头穷尽。
溪长石磊磊,溪涧宽而草木蒙蒙。
苔滑并不是因雨水冲洗,松涛阵阵也不是由风吹动。
谁能超脱世间的烦恼和纷扰,一起坐在白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