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儿多鞅掌,触事难祇承。
仓米已赫赤,不贷人斗升。
转怀钩距意,买绢先拣绫。
若至临终日,吊客有苍蝇。
【注释】
(1)《诗三百三首》:《诗经》中的《国风》和《小雅》中的三十三篇,共一百零六篇。
富儿:富有的人家。鞅掌:缠绕、束缚。指富有人家多有奢侈之习。
祇承:恭敬承受。
仓米:仓库中的稻米。
赫:赤色。
钩距意:指用钩取之意。
买绢:买丝织品,以绢代称丝织品。
拣绫:挑选绸缎。
临终日:临死之前。
吊客:来吊丧的人。
苍蝇:比喻不吉利的人来吊丧的人。
【赏析】
此诗是杜甫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慨和不平之气。
第一句“富儿多鞅掌,触事难祇承。”写富家子弟多沾染了奢靡的习气,对于他们接触的事情,他们难以认真承担。“富儿”,指有钱有势的贵族子弟们。这一句中“鞅掌”二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奢侈生活,也写出了他们在面对事情时态度的轻浮,不能认真对待。
第二句“仓米已赫赤,不贷人斗升。”写粮食短缺,连仓库里存的稻米都变红,说明人们连最基本的生存物资都没有了。“仓米已赫赤”,是说粮仓里存的稻米都被晒红了,这是由于天久旱无雨,导致粮食缺乏而造成的。“不贷人斗升”,是说连最最基本的生存物品都拿不出来,更不要说借贷给别人了。这一句中“赫赤”二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粮食缺乏的状况,也写出了人们对粮食极度匮乏的感受。
第三句“转怀钩距意,买绢先拣绫。”写人们为了应付差事,不惜花费大量的钱财,甚至用钱去购买高档的物品。“转怀钩距意”,是指他们面对困难,只能把注意力从其他的事物上移开,转而去想如何应对眼前的困境。“买绢先拣绫”是说在买绢的过程中,他们只考虑价格高昂的绢,而不考虑其他价格更低的布料。这一句中“钩距意”和“拣绫”两个词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只考虑自己利益的心态。
第四句“若至临终日,吊客有苍蝇。”写到了人们死后的情形,那些来吊唁的人们都是一些不吉利的人,这些人就像苍蝇一样让人感到恶心。这一句中“苍蝇”一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们对那些来吊唁的人的厌恶感。
这首诗通过描写人们面对困难时的不同心态,以及死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