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暂停。
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
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
遮莫咬铁口,无因读老经。

【解析】

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颀。全诗共四句,前两句是写自己年华老逝如醉,光阴荏苒,岁月不停歇。第三句写自己埋头读书,而蓬蒿已掩埋其身,第四句写自己骨肉已散尽,魂魄几欲凋零,无法再读经书了。

【答案】

①竟日常如醉:终日沉醉于酒中,形容整天饮酒。②流年不暂停:时间不停地流逝。③冥冥:指昏昧的样子。④无因读老经:没有理由再去读那些陈旧的书。

译文:每日沉迷于酒中,年华老逝如醉,光阴荏苒,岁月不停歇;埋头读书,而蓬蒿已掩埋其身;骨肉已散尽,魂魄几欲凋零。

赏析:诗人以酒为伴,以酒浇愁,日饮不辍。“竟日常如醉”,直抒胸臆。“流年不暂停”,则见时光飞逝之快,感慨之情溢于言表。“埋著蓬蒿下”一句,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沉溺于酒中的情状。“晓月何冥冥”,用典,意谓酒醉后朦胧的双眼看到月亮在蓬蒿丛中时隐时现。“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这二句是说:人世间一切亲情都已经消逝,自己的魂魄也几近消亡。“遮莫咬铁口,无因为读老经”,这二句是说:即使咬紧牙关,也要继续去读这些已经陈旧不堪的老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