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长不死,死事旧来均。
始忆八尺汉,俄成一聚尘。
黄泉无晓日,青草有时春。
行到伤心处,松风愁杀人。
诗句原文:
谁人长生不死,死事旧来均。
始忆八尺汉,俄成一聚尘。
黄泉无晓日,青草有时春。
行到伤心处,松风愁杀人。
译文注释:
谁人长生不死: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认识,指出无论是谁都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长生不死”在这里是一种讽刺,暗示即使是长寿也不过是短暂的存在。
死事旧来均:诗人通过这句话强调了生命的平等性,无论生前的地位如何显赫,死后都将归于尘土,这是一种对人类生命脆弱性的深刻反思。
始忆八尺汉:这里的“八尺汉”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如一尺约等于今天0.33米。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体态,那时他身高八尺,与常人不同。
俄成一聚尘:这里的“一聚尘”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辉煌最终将消散于尘埃之中。这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黄泉无晓日:黄泉是阴间的代名词,而“晓日”则指阳间的太阳。这句诗描绘了阴阳两界的差异,暗示生与死的界限。
青草有时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生死之间的感慨。青草虽然春天时绿意盎然,但冬天就会凋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行到伤心处:“伤心处”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情感转折点上的感受。这里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悲伤或失落。
松风愁杀人: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通过“松风”和“愁杀人”两个意象,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和孤独。
关键词注:
- 长生不死、死事旧来均:这些表达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思考,以及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
- 黄泉无晓日、青草有时春:这些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死界限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慨。
- 行到伤心处:这一部分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是整首诗的核心情感。
作品背景:
《诗三百三首》是唐代著名诗人寒山的作品集,反映了其隐居生活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寒山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哲学思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