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
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
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
此有沈迷客,窥窥不见天。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山中为何如此寒冷,自来非今年。
山脉连绵不断积雪,幽深的树林常吐烟雾。
草木在芒种后生长,树叶在立秋前落下。
这里住着痴迷于世俗的客人,他只能窥探而无法触及天。
注释:
- 诗三百三首:指《诗经》中的《国风》部分,共33篇。
- 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表达了山林中的寒冷与常年不变,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观的恒久不变。
- 沓嶂恒凝雪:形容山脉连绵起伏,积雪覆盖,给人一种壮观而寂静的感觉。
- 幽林每吐烟:描述了幽深的树林中常有轻烟缭绕,增添了山林的神秘和宁静。
- 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指的是草木生长和凋谢的时间,描绘了四季更替的自然规律。
- 此有沈迷客,窥窥不见天:这里的“沈迷客”可能是指那些迷恋于世俗繁华、忘却自然的过客,他们只能通过窗户窥探外面的世界,却无法真正触及天空,表达了对那些迷失于世俗、未能领略自然之美的人的批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自然与人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和对于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