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羡山间乐,逍遥无倚托。
逐日养残躯,闲思无所作。
时披古佛书,往往登石阁。
下窥千尺崖,上有云盘泊。
寒月冷飕飕,身似孤飞鹤。

【注释】

自羡山间乐:我羡慕在山间的快乐。

逍遥:无拘无束。

逐日养残躯:每天照顾着衰老的身体。

闲思无所作: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就闲下来思索。

时披古佛书:时常翻阅一些佛教经典。

石阁:指石刻佛像。

云盘泊:云彩环绕的石崖上。

寒月冷飕飕:清冷的月光,寒气袭人,使人感觉凄凉。

孤飞鹤:像孤鹤一样在寒空中飞翔。

【赏析】

《诗三百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朴素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自羡山间乐,逍遥无倚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山间的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远离尘嚣,让人感到无比的宁静和舒适。诗人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颔联“逐日养残躯,闲思无所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悠闲与自在。每天照顾着自己的身体,不再为琐事所困扰,闲暇之余便思考一些哲理性的问题。这种生活方式让诗人感到身心得到了放松和净化。

颈联“时披古佛书,往往登石阁”则展示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知识的渴望。他经常阅读一些古代的佛经,并时常登上石阁进行冥想修行。这些宗教文化元素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也给他带来了内心的平静。

尾联“下窥千尺崖,上有云盘泊”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所见所感。他站在高处向下俯瞰,只见千尺悬崖之上云雾缭绕,宛如一座巨大的石盘。这样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也让诗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易懂,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