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觞惭座客,怀刺即门人。
素向宁知贵,清淡不厌贫。
野梅江上晚,堤柳雨中春。
未报淮南诏,何劳问白蘋。
诗句输出
称觞惭座客,怀刺即门人。
译文输出
宴会中因饮酒过量感到羞愧,拿着名片直接进入家门。
注释与赏析
在古代社交礼仪中,饮酒过量是一种失态的表现,因此诗人称觞惭座客,表现出他因为酒量不佳而在宴会中感到的羞愧。同时,“怀刺即门人”则表明诗人直接持着名片进入了家门。这里的“刺”是指名片,而“门人”则指的是自己的家仆或仆人。整句诗反映了诗人在社交场合中的谦逊与礼貌,以及他对家庭的珍视和对仆人的尊重。
诗句输出
素向宁知贵,清淡不厌贫。
译文输出
我向来不在意富贵,简朴的生活也不觉得穷困。
注释与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简朴生活的情怀。诗人通过这句话强调了他对物质财富的超然态度,认为真正的富有不在于物质的堆砌,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同时,“清淡不厌贫”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清贫生活的向往和珍视,他宁愿过着简单而淡泊的生活,也不愿意为了追求富贵而失去自我。这种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生境界和价值观。
诗句输出
野梅江上晚,堤柳雨中春。
译文输出
野梅在江边的傍晚绽放,堤岸上的柳树在雨中的春天里摇曳。
注释与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画卷。野梅代表着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它在江边的傍晚时分绽放,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美好。而堤柳则象征着柔美和生命力,它在雨中的春天里摇曳生姿,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这两种景物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也寓意着人生的坚韧和乐观。
诗句输出
未报淮南诏,何劳问白蘋。
译文输出
没有收到淮南王的诏书,何必去询问白蘋呢?
注释与赏析
淮南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曾经派遣使者来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这首诗中的“淮南诏”很可能是指这段历史事件。诗人在这里以反问的方式表达出对此事的不屑和轻视,认为既然已经收到了淮南王的诏书,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去询问白蘋(可能是一个地名或人物名)了。整首诗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淮南王使者来唐的不屑和轻视态度,同时也展现了他的豪迈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