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根满苔石,尽日闭禅关。
有伴年年月,无家处处山。
烟波五湖远,瓶屦一身闲。
岳寺蕙兰晚,几时幽鸟还。

赠给楚云上人的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温庭筠创作的《赠楚云上人》是一首充满禅意与自然美的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松树、苔石、月夜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境界。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松根满苔石”:描述了松树根部周围布满了青苔,这些苔藓在石头上生长,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 “尽日闭禅关”:整首诗中多次提到“闭门”与“禅关”,暗示着主人公在这段时间内关闭了外界的干扰,进入了内心的修行或冥想状态。
  1. 译文及关键词解释
  • 诗句译文: 松根覆盖着厚厚的苔藓,终日闭门修炼。有伴陪伴我一年又一年,无家可归却四处是山。
  • 关键词解释
  • 闭门:形容主人公选择了一种隐居的生活态度。
  • 禅关:象征性地表示主人公的内心修行或精神修养。
  • 松根满苔石:“松”指松树,而“根”指的是树木的根本,此处强调了松树根深蒂固的特性;“苔”指的是苔藓,是一种覆盖在石头上的植物,常绿且生命力顽强;“满”字则强调了苔石上的苔藓数量之多,形象地描绘出苔石上苔藓的茂盛程度。
  1. 赏析
  • 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超然以及对自然美的深深欣赏。这种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不仅体现了作者个人的精神追求,也可能反映出唐代社会对于精神自由和心灵解放的重视。
  •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人与自然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向往。松树象征着坚韧不拔,苔石代表着岁月的痕迹,而“有伴年年月”和“无家处处山”两句则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了主人公在大自然中的孤独与自在。
  • 此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唐代诗歌中的隐逸文化特色。在唐代,文人士大夫常常借山水之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而这首诗恰好捕捉到了这种情感的精髓,展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温庭筠的《赠楚云上人》不仅是一首表达隐逸情怀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哲学意义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唐代隐逸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古代文人精神追求的一种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