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霜气晴,一宿遂平生。
閤上见林影,月中闻涧声。
佛灯销永夜,僧磬彻寒更。
不学何居士,焚香为宦情。
【注释】
白盖峰寺:在江西南昌县南四十里,因山峰如覆白色车盖而得名。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11年)。
山房:指诗人的住所。
遂:通“愈”,痊愈,病愈。
见林影:指诗人在山房中看到树林的影子。
闻涧声:指听到山林中的涧水声。
佛灯:指佛寺中供佛照明用的油灯,即油灯。
僧磬:指僧人敲击的木制乐器。彻寒更:彻,通晓。寒更,即深夜的更鼓。彻,通晓、明白。
何居士:指诗人的朋友何昌浩。何昌浩曾为江西观察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庐山游览时的所作,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首句点明题意,第二句写在山房中病愈的情景,第三四句写夜晚在山房中看到树林的影子,听见涧水的流水声,第五六句写在山房中见到僧人敲木鱼的声音,感受到深夜的寒冷,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