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当通邑,前山有故居。
台高秋尽出,林断野无馀。
白露鸣蛩急,晴天度雁疏。
由来放怀地,非独在吾庐。
【注释】:
- 登卢氏台:登上卢氏台。卢氏台,山名。在今山东济南长清区东南的泰山下。通邑,指通衢之地或热闹的地方。胜地,美好的地方,指卢氏台上。
- 前山有故居:山上有我的旧宅(别墅)。
- 台高秋尽出:到了秋天,山台才露出山尖。
- 林断野无馀:树林被砍伐一空,田野也显得空旷。
- 白露鸣蛩急:到了深秋,白露时节,蟋蟀声声急促,叫得厉害。
- 晴天度雁疏:晴朗的日子里,鸿雁飞过,稀疏稀疏的。
- 由来放怀地,非独在吾庐:自古以来人们把这个地方当作可以放松心情的地方,它并不仅仅属于我的小房子。
【赏析】:
《登卢氏台》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诗。全诗四句,写登台所见之景。首二句“胜地当通邑,前山有故居”,写自己登上高处俯瞰四周,发现这里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而自己的旧居就坐落在这美丽的胜地上。“胜地”和“通邑”、“前山”和“故居”都构成了一个空间上的层次,“通”字写出了其交通便利,“胜”字则写出了其景色宜人。第三联“台高秋尽出,林断野无馀”写自己登台所见的景色,从高处俯瞰,一片开阔的景象展现在眼前。“秋尽出”和“林断野无馀”都是描写秋季的景象,前者写出了秋天的到来,后者则写出了秋季的结束。第四联“白露鸣蛩急,晴天度雁稀”写自己在登台之后听到的声音,以及看到的大雁飞行的情形。“白露鸣蛩急”写的是自己听到的蟋蟀声,“晴天度雁稀”则是自己看到的天空中飞过的大雁。整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秋日登台览胜图,充满了诗人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