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南湖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解析】
“南湖”即指西湖。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游赏南湖时所见到的美景和感受到的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南湖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情感世界。以下是逐句释义与赏析:
-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 “湖上”:指的是南湖的水面。
- “微风”:形容风不是很大,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 “入槛”:微风穿过栏杆进入室内,给人带来凉爽之感。
- “菱荇”:这里泛指水中的植物,如菱角和荇菜等。
- “翻翻”:形容词作动词,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回塘”:指的是池塘,因为微风吹过水面,使得池水波动,呈现出一种回环往复的景象。
- 整体意思:南湖上吹来的微风带着凉爽,使水面泛起涟漪,菱角和荇菜在水中摇曳生姿。
- 注释:湖水微风入槛,凉爽宜人;水中植物翻腾起舞,形成美丽的画面。
-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 “野船”:指随意停靠的船只。
- “著岸”:靠近岸边。
- “偎”:依偎或依附。
- “春草”:春天生长的草。
- “水鸟”:水边的鸟儿。
- “带波”:随着波浪起伏。
- “飞夕阳”:形容鸟儿在夕阳下飞翔的情景。
- 整体意思:停泊在岸边的野船依偎在大地上茂盛的春草之间,而水鸟在夕阳下随波逐流,自由自在地飞翔。
- 注释:野船靠岸,贴近青草,留下宁静的画面;水鸟随波逐流,展翅飞翔于落日余晖之中。
-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 “芦叶”:指芦苇叶子。
- “有声”:形容芦苇在微风中摇曳的声音。
- “疑”:好像、似乎。
- “雾雨”:形容雨水朦胧如同云雾般。
- “浪花”:指水面上的波纹。
- “无际”:没有边界。
- “似潇湘”:比喻像湖南潇水的景色一样宽广无垠。
- 整体意思:芦苇随风摇曳发出声音,好像在下雨前的细雨;无边无际的波浪就像潇湘的水一样浩渺。
- 注释:芦苇摇曳,仿佛要下雨;波浪宽阔,宛如湖南潇湘的水景。
-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 “飘然篷艇”:形容篷船上的人轻松自在。
- “东归客”:指的是从东边归来的旅人。
- “尽日”:整天。
- “相看”:互相看着对方。
- “忆楚乡”:怀念故乡楚国。
- 整体意思:东归的客人乘着篷船,整天都在一起望着远方的故乡,思念家乡。
- 注释:篷船上的人轻松自如,他们一起望着远去的方向,心中满怀着对故土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南湖画面。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入微,尤其是对微风、水鸟、芦苇和浪花等细节的刻画,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南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