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欲凌云威触天,权倾诸夏力排山。
三年骥尾有人附,一日龙须无路攀。
画閤不开梁燕去,朱门罢扫乳鸦还。
千岩万壑应惆怅,流水斜倾出武关。

诗中“画阁不开梁燕去,朱门罢扫乳鸦还”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景象,似乎在告诉人们,即便世事变迁,美好依旧存在。而“千岩万壑应惆怅,流水斜倾出武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世变迁的无奈和对往昔时光的留恋。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诗句解读
  • 势欲凌云威触天:形容李卫公权势极大,几乎能触摸到天空。
  • 权倾诸夏力排山:李卫公的权势压倒了整个华夏之地,力量之大如能排山倒海。
  • 三年骥尾有人附: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有许多人依附于他的身边。
  • 一日龙须无路攀:而在他权力顶峰的一天,没有人能够接近他。
  • 画阁不开梁燕去,朱门罢扫乳鸦还:画阁的门紧闭,不再有燕子飞入;朱门的庭院里,乌鸦也不再鸣叫。
  • 千岩万壑应惆怅:周围的群山万壑都因他的离去而感到忧愁。
  • 流水斜倾出武关:如同水流倾斜一般,李卫公离开后,世间失去了他的风采。
  1. 作品背景
  • 温庭筠生活在唐朝中晚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尤其是对那些权贵人物的描写,往往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首先,它采用了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的律诗形式,使得诗歌的韵律美和画面感得到完美的结合。其次,通过对历史人物李卫公的生动描绘,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历史知识和对权力斗争的敏锐观察。最后,这首诗也体现了温庭筠独特的个人风格,即在表达深沉情感的同时,又能保持语言的典雅和洗练。

《题李卫公诗二首》是温庭筠对一位历史人物的深情怀念,也是对权力争斗和人性复杂性的深刻反思。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物的命运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