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山半起,舟子忽停桡。
岸荻吹先乱,滩声落更跳。
听松今欲暮,过岛或明朝。
若尽平生趣,东浮看石桥。

【解析】

此诗写诗人在山行过程中所见到的景色。首二句“惊风山半起,舟子忽停桡”是说,当一阵大风从山半吹来时,船夫突然停下了桨。这两句写出了山行的险峻和船夫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岸荻吹先乱,滩声落更跳”,这是说,岸边的芦苇被风吹动得乱七八糟,而滩头水声响得更加急促。这两句又描写了山间滩头的景色。“听松今欲暮,过岛或明朝”,是说,我正想坐下来聆听松涛,可是天色已经晚了;我或许还要经过一些岛屿,等到明天早晨才能过去呢。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行程之远。后四句写自己对这次旅行的看法。“若尽平生趣,东浮看石桥”,是说,要是能尽享平生的乐趣,我一定会在东边乘船渡过石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此行的期待。

【答案】

译文:

惊风山半起,舟子忽停桡。

岸荻吹先乱,滩声落更跳。

听松今欲暮,过岛或明朝。

若尽平生趣,东浮看石桥。

赏析:

这首诗描绘诗人行山途中所见景色。诗前两句写惊风山半起,舟子忽停桡:山行中忽然起了一阵狂风,使正在航行中的船夫猛然收住船桨。这两句既写出了天气的变化,也表现了诗人对船夫敏锐的感觉力;同时,也为下联“岸荻吹先乱,滩声落更跳”作了铺垫。后两句写岸侧荻草因风飘摇,滩头水声由静变急:“岸荻”即岸边的荻草。“乱”,“跳动”。这两句以风动荻、浪拍滩为景,形象地写出了山行中惊风、飞瀑、急流等景色的特点。“若尽平生趣,东浮看石桥。”是说,假如能尽情领略到平生的快乐(这里指山中美景),那就不妨在东边渡口坐船过江去看那古旧石桥。末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抒发了一种旷达的情怀,寄寓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美好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