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宜天地静,三五对阶蓂。
照耀超诸夜,光芒掩众星。
影寒池更澈,露冷树销青。
枉值中秋半,长乖宿洞庭。

注释:

蟾宜:适合。

天地静:宇宙宁静。

三五:指农历十五日,也指月亮的满月。

阶蓂:古代传说中每月初一和十五,月宫中有两棵蓂草,初生者为初一,落者为十五。此处指蓂草。

照耀:光芒四射。

超诸夜:超出所有时间。

掩众星:掩盖其他星星的光芒。

影寒:水波因月光而显得更加清澈。

树销青:树木因月光而显得更加青翠。

枉值:白白等待。

长乖:常常违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通过描写中秋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蟾宜天地静”,描绘了中秋之夜,天空清朗,没有云彩,月亮明亮。这里的“蟾”指的是月亮。这句诗通过描绘月亮的明亮,表达了中秋节赏月的意境。

第二句“三五对阶蓂”,描述了月亮的形态。这里的“三五”指的是农历十五日。“蓂”是一种植物,这里用来形容月亮的形状。这句诗通过对月亮的描述,进一步营造了中秋之夜的浪漫氛围。

第三句“照耀超诸夜”,描绘了月光的明亮程度。这里的“超诸夜”意味着月光超过了所有时间,照亮了整个世界。这句诗通过描绘月光的明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第四句“光芒掩众星”,描述了月光掩盖了星星的光芒。这里的“掩”字形象地描绘出了月光的强大。这句诗通过描绘月光与星星的对比,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和强大。

第五句“影寒池更澈”,“影寒”是指月光映照在水面上,使得水波更加清澈。这里的“池”指的是池塘或者湖面。这句诗通过对月光下水波的描写,进一步营造了中秋之夜的宁静和美丽。

最后一句“枉值中秋半”,表达了诗人对中秋节错过美景的遗憾。这里的“枉值”是指白白等待。这句诗通过对时间的感慨,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