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

【注释】

良人:妻子的丈夫。

布裙:指粗布衣服。嫁时衣:新婚时的衣服。

胡麻:芝麻,这里泛指芝麻种子,古代常用来比喻女子。

见:看见。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怨的诗。诗人以“蓬鬓荆钗世所稀”起兴,用“布裙犹是嫁时衣”承上启下,再通过“胡麻好种无人种”这一细节,表达了对丈夫不守夫职、抛妻别子的埋怨和痛惜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感人。

首联点出女子的打扮与一般不同,她没有梳妆打扮,而是像普通农村妇女那样留着一头蓬乱的头发,头戴荆条编成的发饰,身穿用布制成的短上衣。这样朴素的装束在一般人看来是很稀罕的,而女子却觉得这样的打扮很合适。这两句写出了女主人公与众不同的衣着和朴素自然的装束,突出了她与众不同的身份。

颔联写这位女子虽然穿着朴素,但是仍保持着新婚时候的装扮。这两句既写出了女子的服饰特征,又写出了女子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丈夫的疏于家务,导致妻子独守空房。

颈联“胡麻好种无人种”,意思是说,芝麻这种植物很好种植,但却没有人来种植。这个细节进一步突出了女子的孤单和无奈。这里的“种”指的是播种,“胡麻”指的是芝麻,“无人种”则是指没有人照顾或管理这些芝麻,从而表现出了女子生活的艰辛和无助。

尾联“正是归时不见归”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女子等待丈夫归来的时候,却发现他并没有回来。这里的“归”指的是回家或团聚的意思,“不见归”则是指没有看到丈夫的身影或消息。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和担忧,也暗示了丈夫的不忠或不负责任。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家中等待丈夫归来的情景。通过对女子外貌、服饰、生活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她的朴实无华和对丈夫的期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以及对婚姻家庭伦理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