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戌,勿使身心多过失。十恶虽然亦往生,何如上品莲开疾。
注释:修行西方极乐世界,要遵循十二时辰。不要让身心有过失;纵然是十恶五逆的人,也能往生极乐世界,但不如上品莲花开得快。
赏析:此诗是一首劝善诗,以“勿使身心多过失”和“何如上品莲开疾”来警醒世人,要珍惜人身,多做好事,积德修行为去极乐世界做准备。
黄昏戌,勿使身心多过失。十恶虽然亦往生,何如上品莲开疾。
注释:修行西方极乐世界,要遵循十二时辰。不要让身心有过失;纵然是十恶五逆的人,也能往生极乐世界,但不如上品莲花开得快。
赏析:此诗是一首劝善诗,以“勿使身心多过失”和“何如上品莲开疾”来警醒世人,要珍惜人身,多做好事,积德修行为去极乐世界做准备。
生死忙忙悔难及出自《修西方十劝》,生死忙忙悔难及的作者是:道镜 善导。 生死忙忙悔难及是唐代诗人道镜 善导的作品,风格是:诗。 生死忙忙悔难及的释义是:生死忙忙悔难及:指人一生忙碌,往往到生死关头时才后悔,但悔恨已无法挽回。 生死忙忙悔难及是唐代诗人道镜 善导的作品,风格是:诗。 生死忙忙悔难及的拼音读音是:shēng sǐ máng máng huǐ nán jí。
思量业海苦轮深出自《修西方十劝》,思量业海苦轮深的作者是:道镜 善导。 思量业海苦轮深是唐代诗人道镜 善导的作品,风格是:诗。 思量业海苦轮深的释义是:思量业海苦轮深:反思业障如苦海深渊,轮回之中痛苦无边。 思量业海苦轮深是唐代诗人道镜 善导的作品,风格是:诗。 思量业海苦轮深的拼音读音是:sī liàng yè hǎi kǔ lún shēn。 思量业海苦轮深是《修西方十劝》的第3句。
念佛常须心口急出自《修西方十劝》,念佛常须心口急的作者是:道镜 善导。 念佛常须心口急是唐代诗人道镜 善导的作品,风格是:诗。 念佛常须心口急的释义是:“念佛常须心口急”意为:念诵佛号应当心、口都要急切、专注。 念佛常须心口急是唐代诗人道镜 善导的作品,风格是:诗。 念佛常须心口急的拼音读音是:niàn fú cháng xū xīn kǒu jí。 念佛常须心口急是《修西方十劝》的第2句。
劝君十出自《修西方十劝》,劝君十的作者是:道镜 善导。 劝君十是唐代诗人道镜 善导的作品,风格是:诗。 劝君十的释义是:《修西方十劝》中的“劝君十”指的是诗中劝导人们修行西方极乐世界的十个要点或建议。 劝君十是唐代诗人道镜 善导的作品,风格是:诗。 劝君十的拼音读音是:quàn jūn shí。 劝君十是《修西方十劝》的第1句。 劝君十的下半句是:念佛常须心口急。 劝君十的全句是:劝君十
七宝莲华随愿诱出自《修西方十劝》,七宝莲华随愿诱的作者是:道镜 善导。 七宝莲华随愿诱是唐代诗人道镜 善导的作品,风格是:诗。 七宝莲华随愿诱的释义是:七宝莲华随愿诱:指由七种珍宝构成的莲花,能够根据众生的愿望而相应地诱惑他们,引导他们趋向佛道。这里的“七宝”通常指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玛瑙、珍珠,象征着富贵、纯净等美好品质;“莲华”即莲花,常被用来比喻纯洁无染的境界
临终化佛共来迎出自《修西方十劝》,临终化佛共来迎的作者是:道镜 善导。 临终化佛共来迎是唐代诗人道镜 善导的作品,风格是:诗。 临终化佛共来迎的释义是:临终化佛共来迎:指人在临终之际,能够见到佛像,象征着修行者的功德圆满,佛菩萨来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临终化佛共来迎是唐代诗人道镜 善导的作品,风格是:诗。 临终化佛共来迎的拼音读音是:lín zhōng huà fú gòng lái yíng
念佛真心为上首出自《修西方十劝》,念佛真心为上首的作者是:道镜 善导。 念佛真心为上首是唐代诗人道镜 善导的作品,风格是:诗。 念佛真心为上首的释义是:念佛真诚的信仰是最重要的首要之务。 念佛真心为上首是唐代诗人道镜 善导的作品,风格是:诗。 念佛真心为上首的拼音读音是:niàn fú zhēn xīn wèi shàng shǒu。 念佛真心为上首是《修西方十劝》的第2句。
劝君九出自《修西方十劝》,劝君九的作者是:道镜 善导。 劝君九是唐代诗人道镜 善导的作品,风格是:诗。 劝君九的释义是:《修西方十劝》中的“劝君九”指的是第九条劝诫,具体内容需要查阅原诗以获取详细释义。由于无法直接提供整首诗的上下文,无法给出完整的释义。如需具体释义,请提供全诗或相关内容。 劝君九是唐代诗人道镜 善导的作品,风格是:诗。 劝君九的拼音读音是:quàn jūn jiǔ。
命尽得往弥陀刹出自《修西方十劝》,命尽得往弥陀刹的作者是:道镜 善导。 命尽得往弥陀刹是唐代诗人道镜 善导的作品,风格是:诗。 命尽得往弥陀刹的释义是:命尽得往弥陀刹:指生命终结后,能够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命尽得往弥陀刹是唐代诗人道镜 善导的作品,风格是:诗。 命尽得往弥陀刹的拼音读音是:mìng jǐn dé wǎng mí tuó shā。 命尽得往弥陀刹是《修西方十劝》的第4句。
应须遵奉本师言出自《修西方十劝》,应须遵奉本师言的作者是:道镜 善导。 应须遵奉本师言是唐代诗人道镜 善导的作品,风格是:诗。 应须遵奉本师言的释义是:遵奉本师言:遵循和尊敬本师的教诲和言论。 应须遵奉本师言是唐代诗人道镜 善导的作品,风格是:诗。 应须遵奉本师言的拼音读音是:yīng xū zūn fèng běn shī yán。 应须遵奉本师言是《修西方十劝》的第3句。
注释: 修:修行,修炼。十二时:佛教认为人的一天有12个时辰,即从子时(夜间23时至次日凌晨1时)到亥时(晚上19时至次日凌晨1时)。这里泛指时间或时光。 光景:比喻光阴。何能久:怎么能够长久? 看看:转眼之间。无常:佛家语,指生死轮回的不可避免。即:就。到来:出现。莫教:不要。佛字:佛教中的“法”字,代表佛法、佛法的教义;“字”是文字、文字的记录。离心口:离开口头禅,指不要迷信。 赏析:
【注释】 修西方十二时:指在修行中应遵循的十二个时辰,即寅时到亥时。 晡时申(būshí):傍晚时分,申是古代十二时辰之一,大约是下午三点左右。 阗(tián)健(jiàn):形容人身体健康,强壮有力。 虚作世间尘(huī zuò shì jiān chén):白白地浪费世俗中的尘世。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修行时对于时间的珍惜和修行的重要性的看法
注释如下: 日落时分,太阳的余晖映照在大海之上,海浪波涛汹涌,生死之间仿佛充满了恐惧与不确定。我不愿意迷失在西方的道路,因为那里是充满尘世诱惑和劫难的世界,需要经受沉沦的考验。 赏析: 诗中描绘了大海的景象,通过日落时分的景色,表达了对生死、迷途和劫难的恐惧和不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西方世界的警惕和担忧,因为那里充满了尘世的诱惑和劫难,需要经受沉沦的考验。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哲思
注释: 修西方十二时:修行西方净土法门的十二时辰。 人定亥:晚上亥时(21点到23点),即人定时刻。 深心念佛真三昧:深深地心念佛,进入真实的禅定状态。 十地高人尚尔修:即使是在修行十地的人,也要如此修行。 将知不信宁非罪:如果知道不深信佛法,岂不是有罪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修行的诗。它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深深地心念佛,进入真实的禅定状态。同时,它也提醒我们
【注释】 修:修行。西方十二时:佛教谓阿弥陀佛居住之西方净土,有十二层天。此指极乐世界,是佛教所传西方三圣之一。子:指日中之时,也就是正午十二时。一往生:直译为“往生”,意译为“往生净土”。 【赏析】 这是一首赞颂念佛的诗,表达了作者对阿弥陀佛的虔诚信仰和坚定的信念。全诗以时间为线索,描绘了修行者日夜诵经念佛、心无旁骛的场景,以及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首句“修西方十二时”点明了主题
注释:修道人追求西方极乐世界,但到了丑时(凌晨一时),却感到人生无常。在繁忙的刹那之间找不到亲人,只有阿弥陀佛伸出援手。 赏析:本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死无常、世事纷扰的感慨,以及对阿弥陀佛的虔诚信仰和依赖。诗人用“鸡鸣丑”这一形象的意象,生动描绘了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意境。而“唯有弥陀独招手”则表现了诗人对阿弥陀佛的深深敬仰之情,认为只有阿弥陀佛能够指引他度过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整首诗语言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