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十枝晖,悬圃重轮庆。
蕣华发晨楹,菱彩翻朝镜。
忽遇惊风飘,自有浮云映。
更也人皆仰,无待挥戈正。

【注释】

(1)咏日:即写太阳。

(2)沧海:大海。

(3)蕣(fán):同“繁”,一种花名。

(4)蕣华:指繁花,也代指花朵盛开的景象。

(5)朝楹:指晨门,古代帝王出行前所居之处,也泛指朝廷、官府。

(6)菱彩:指荷花,因荷花呈菱形而称之。

(7)惊风:疾风。

(8)浮云:飘动的云。

(9)挥戈:挥舞长矛。古代用兵作战之前,先以长矛作为号令,所以有“挥戈”之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全诗通过对日出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盛和人民安乐的美好祝愿。

首联两句写日出时大海与天边霞光的美丽景象。沧海指的是大海,象征着广阔无垠;悬圃则是指神话中的天堂,这里用来比喻太阳初升时的光辉。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太阳初升时的壮丽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颔联两句写日出时分晨门上的花朵和朝中的莲花被阳光照耀的景象。晨门是古代帝王出行前所居之处,这里代指朝廷;荷花则是夏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与活力。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晨门和荷花被阳光照射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颈联两句写太阳突然遇到疾风的吹拂,以及太阳在浮云中的倒影。疾风是指猛烈的风,太阳在疾风中显得更加耀眼;浮云则是轻盈飘渺的云,太阳在云层中显得更加明亮。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太阳在疾风中的挣扎和浮云中的倒影,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尾联两句写人们纷纷仰视太阳,不需要挥舞长矛来驱赶敌人。这里的“人”指的是广大人民,他们因为看到太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不需要任何武器就能战胜敌人。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深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这首诗通过对日出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兴盛和人民安乐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