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布王道,玄览陶真性。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
神皋类观赏,帝里如悬镜。缭绕八川浮,岧峣双阙映。
晓色遍昭阳,晴云卷建章。华滋的皪丹青树,颢气氤氲金玉堂。
尚有灵蛇下鄜畤,还徵瑞宝入陈仓。自昔秦奢汉穷武,后庭万馀宫百数。
旗回五丈殿千门,连绵南隥出西垣。广画螓蛾夸窈窕,罗生玳瑁象昆仑。
乃眷天晴兴隐恤,古来土木良非一。荆临章观赵丛台,何如尧阶将禹室。
层栏䆗窱下龙舆,清管逶迤半绮疏。一听南风引鸾舞,长谣北极仰鹑居。
诗句解释
1. 青阳布王道,玄览陶真性。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
- 青阳布王道: 青阳是古代的地名,这里指代帝王的统治之道。青阳布王道意味着将这种统治之道广泛地推行。
- 玄览陶真性: 玄览是指深邃的观察和理解,陶真性则是指真实本质。这里的“玄览”和“真性”指的是君主对于治理国家的理解与真实的本性。
- 欣若天下春: 比喻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如同春天一般。
- 高逾域中圣: 超越历史上的圣贤统治者,意味着其治理才能非凡。
2. 神皋类观赏,帝里如悬镜。缭绕八川浮,岧峣双阙映。
- 神皋类观赏: 神皋是指神圣之地,这里暗示帝王所在的地方宛如观赏之地。类观赏形容皇帝的治理如同观赏美景一样令人愉悦。
- 帝里如悬镜: 帝里指皇宫,悬镜比喻宫殿如同悬挂在空中的一面镜子,映射出清澈、明亮的景象。
- 缭绕八川浮: 描述周围河流环绕的景象,八川可能指的是八条大河。
- 岧峣双阙映: 岧峣形容山高而直,双阙指高大的门楼,映在这里指门楼映照在河流中的景象。
3. 晓色遍昭阳,晴云卷建章。华滋的皪丹青树,颢气氤氲金玉堂。
- 晓色遍昭阳: 早晨的阳光照耀着整个皇宫,昭阳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宫廷的名称。
- 晴云卷建章: 晴朗的天空中,云彩逐渐消散,建章宫显得更加清晰可见。
- 华滋的皪丹青树: 华滋的皪是一种珍贵的颜料,丹青树则指用颜料绘制的树木,形容建筑之美。
- 颢气氤氲金玉堂: 颢气指的是清亮的大气,氤氲形容气氛浓郁。金玉堂可能是指装饰精美的殿堂,整体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4. 尚有灵蛇下鄜畤,还徵瑞宝入陈仓。自昔秦奢汉穷武,后庭万馀宫百数。
- 尚有灵蛇下鄜畤: 仍有神灵的蛇降临在鄜畤这个地方,可能是某种吉祥或者特殊的事件。
- 还徵瑞宝入陈仓: 象征着祥瑞之物从远方归来,进入了陈仓这个地方。
- 自昔秦奢汉穷武: 自秦始皇以来,汉武帝时期国力衰弱。这里通过对比强调国家的强盛。
- 后庭万馀宫百数: 后宫中的妃嫔数量众多,达到了一万有余。这句话表达了宫中美女之多。
5. 旗回五丈殿千门,连绵南隥出西垣。广画螓蛾夸窈窕,罗生玳瑁象昆仑。
- 旗回五丈殿千门: 旗帜飘扬,五丈高的宫殿门口排列着千扇门。
- 连绵南隥出西垣: 宫殿的建筑连绵不断延伸至西墙之外。
- 广画螓蛾夸窈窕: 描绘了美丽的女子,螓蛾可能是指特定的女性形象。
- 罗生玳瑁象昆仑: 使用了贵重的材料玳瑁来雕刻图案,形象地刻画了昆仑山的雄伟。
6. 乃眷天晴兴隐恤,古来土木良非一。荆临章观赵丛台,何如尧阶将禹室。
- 乃眷天晴兴隐恤: 感叹自然天气转晴带来的安慰。
- 古来土木良非一: 古代建筑并非只有土木结构一种形式。
- 荆临章观赵丛台: 荆临指的是荆州的地理位置,章观可能是一座重要的建筑。赵丛台则是一个具体的地点。
- 何如尧阶将禹室: 与尧舜时代的台阶和夏桀时期的禹穴相比,赞美这些古代建筑的雄伟与历史价值。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帝王治理国家、建筑壮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诗人通过对青阳布王道、玄览陶真性的描写,展现了君王的统治智慧和真实本性。同时,诗人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手法,如用神皋类观赏来形容帝王所在之地的美丽和宁静,用八川浮、双阙映等描绘皇家园林的壮观景色。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事物的赞叹,体现了古人对和谐共生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