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随仙女董双成,王母前头作伴行。
初戴玉冠多误拜,欲辞金殿别称名。
将敲碧落新斋磬,却进昭阳旧赐筝。
旦暮焚香绕坛上,步虚犹作按歌声。

【注释】

  1. 宫人:指仙女。
  2. 董双成:传说中的西王母的侍女。
  3. 玉冠:用玉石制作的帽子。
  4. 碧落:即天。
  5. 昭阳:汉代宫殿名,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6. 金殿:皇帝的朝见处。
  7. 斋磬:佛教法事中用的打击木鱼的乐器。
  8. 旧赐筝:指汉武帝时,将李延年、李齐等乐师所制的琴筝进献武帝,称“旧赐”。
  9. 步虚:道教用语,指在虚无缥缈的境界里步行,亦泛指神仙遨游。
    【赏析】
    此为唐玄宗开元年间所作《清平调》组诗之一。这首诗写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感情生活的一个侧面,即玄宗对杨贵妃的专一和专爱,以及杨妃对玄宗的爱情的回报,表现了他们之间那种纯真无邪、不拘礼法、自由自在的真挚爱情。
    首句“愿随仙女董双成”,意在说明自己愿作仙女董双成那样的仙人。董双成,即董双成君,传说是西王母的侍女。诗人以“愿随”二字表明自己的愿望,而“仙女”、“仙君”则表明了自己身份。“王母前头作伴行”,意为自己愿作西王母的伴儿。这里既表达了自己愿意跟随西王母的意愿,又表明自己愿意成为西王母的伴儿,从而表明了自己愿与西王母一起游历天下的心愿。
    二、三句写自己初入道时,头戴玉冠,误拜于西王母前。“初戴玉冠多误拜”,意在说明自己入道之初,头戴玉冠,却误拜于西王母前。这里既表明自己入道之初,头戴玉冠,又表达了自己误拜于西王母前的心境。“欲辞金殿别称名”,意为自己想辞别金殿,改称仙人的名字。这里既表明了自己辞别金殿的心愿,又表明了自己改称仙人名字的决心。“王母前头作伴行”一句,既表明了自己愿作西王母的伴儿的愿望,又表明了自已愿与西王母一起游历天下的心愿。
    四、五句写自己入道之后,敲碧落之磬,进昭阳之筝。这两句既写出了入道之后,自己的所作所为,又表现了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将敲碧落新斋磬”一句中的“敲”字,不仅写出了自己敲磬这一动作,还表现出了自己敲磬这一行为的目的。“碧落”一词既是指天,又是指道教的修炼之道,这里既表达了自己敲磬这一动作的目的,又表现了自己敲磬这一行为的意境。“却进昭阳旧赐筝”,意在说明自己进昭阳之筝这一行为的缘由。昭阳之筝是汉武帝时的御用之物,这里既表明了自己所进昭阳之筝这一行为的缘由,又表明了自己所进昭阳之筝这一行为的心境。
    六、七句写自己入道之后,绕坛焚香,步虚按歌声。这两句既写了自己入道之后的所作所为,又表现了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旦暮焚香绕坛上”一句中的“焚香”一词既表明了自己焚香这一行为,又表现了自己所焚之香的意境;“绕坛上”一词既表明了自己所绕坛之行动,又表现出自己所绕坛之心境。“步虚犹作按歌声”一句中的“步虚”一词既表明了自己所步虚这一行为,又表现了自己所步虚之心境。“按歌声”则是自己所唱的歌曲的名称,既表明了自己所唱的歌曲的内容,也表现了自己所唱之歌的意境。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己入道之后的所见所为,表达了自己与杨贵妃之间的纯洁无邪的感情,以及对这种感情的珍惜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