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旄羽籥相亏蔽,一进一退殊行缀。
昔献三雍盛礼容,今陈六佾崇仪制。
【注释】干旄:古代一种装饰性的美玉。羽籥:古代的一种乐器,形似笛子,以羽毛为管,有孔无底,吹气使空气振动而发声;这里泛指各种乐舞用具。亏蔽:掩盖的意思。一进一退:进退有节,表示对人恭敬。殊行缀(cuì zhuì):不同的行列交错排列。三雍:周代的三个都城,即王畿、宗周和成周。盛礼容:盛大的礼仪场面。六佾:周天子八佾之乐,每佾六十四人,共六十四人,用“六”来表示。崇仪制:崇尚仪法。
【赏析】这是一首祭祀太子庙乐章中的第二首《送文舞迎武舞》乐章。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舞蹈动作的特点,以及舞蹈时的音乐伴奏。
第一句“干旄羽籥相亏蔽,一进一退殊行缀”,描绘了舞蹈中的各种道具,如干旄、羽籥等,它们相互遮掩、交错排列,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这也象征着舞蹈中的动作变化和节奏感。
第二句“昔献三雍盛礼容,今陈六佾崇仪制”,回顾了古代三雍的盛大礼仪场景和今天的六佾仪式,强调了舞蹈在礼仪中的重要性。这里的“三雍”指的是周代的三个都城,而“六佾”则是指天子八佾之乐,每佾六十四人,共六十四人。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舞蹈仪式,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第三句“嗟来复往难为辞,去去来来心不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舞蹈中的进退变化难以用言辞形容,但人们的内心却能够做到心不违。这体现了舞蹈的魅力在于其内在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即使语言无法完全传达,但人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它所带来的美好。
第四句“去去来来心不违,将迎会合各有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舞蹈中的进退变化难以用言辞形容,但人们的内心却能够做到心不违。这体现了舞蹈的魅力在于其内在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即使语言无法完全传达,但人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它所带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