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心唯自切,上国与谁期。
月晦时风雨,秋深日别离。
便休终未肯,已苦不能疑。
独愧商山路,千年四皓祠。
【注释】
入关旅次言怀:入关后旅途中抒发的怀抱。
寸心唯自切:我的心只有自己最清楚。
上国与谁期:在京城,我又能期待谁呢?上国指朝廷,期指期望。
月晦时风雨:月亮阴暗的时候下起了风雨。
秋深日别离:秋天已经很深了,太阳落山了还分离。
便休终未肯:即使休息也还是不愿意。
已苦不能疑:已经痛苦得不能怀疑自己。
独愧商山路:独自愧疚于商洛山道,商洛山是秦岭北麓支脉的一座山峰,这里泛指隐居地。
四皓祠:四位隐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的祠庙。
【赏析】
这是一首寄寓诗人对仕途失意的愤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生态度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追求。
起句写入关后的心境。作者以“寸心唯自切”,表明自己的一切行动都是出自内心的自觉,没有任何外力的干扰。“上国与谁期”则表明自己身在关外,对朝廷已无希望,因而也就没有再做官的必要。“月晦时风雨,秋深日别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己身处关外的心情:由于心情抑郁,所以经常看到阴天下雨和秋风萧瑟,而每当夕阳西下之时,又常常感到孤独和凄凉。“便休终未肯,已苦不能疑”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前途的担忧。虽然已经决定不再去做官,但内心仍不免有所顾虑,担心一旦放弃,就会后悔莫及。
接下来四句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独愧商山路,千年四皓祠”两句,既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喜欢隐居山林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这样做会辜负自己的一片孝心和报国之志。因此,他的内心十分矛盾。
整首诗歌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实深沉,通过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自己对仕途失意的不满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即许多有才能的人因为受到政治斗争的影响而被贬谪到边远地区,过着隐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