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烟秋水苍茫远,禅境真机去住闲。
双树为家思旧壑,千花成塔礼寒山。
洞宫曾向龙边宿,云径应从鸟外还。
莫恋本师金骨地,空门无处复无关。
这首诗是王维的《送澹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同时给出了关键词的注释:
第一句
“野烟秋水苍茫远”
- 野烟:形容秋日的田野上空缭绕着淡淡的烟雾。
- 秋水:秋天的水色清澈透明,常用来形容水面或池水。
- 苍茫:形容景色广阔、深远,给人以辽阔无边的感觉。
- 远:表示距离遥远,与前面“野烟”和“秋水”相呼应,营造出一种遥远空旷的画面。
第二句
“禅境真机去住闲”
- 禅境:禅宗所追求的心境境界。
- 真机:佛教中指事物的本质或真相。
- 去住闲:表示行踪不定,生活自在无拘束。
- 结合上下文,这句表达出澹公的修行之旅充满了随遇而安的自由与闲适。
第三句
“双树为家思旧壑”
- 双树:指两棵树,比喻澹公在山林中找到了可以栖息的地方。
- 思旧壑:怀念故乡的峡谷或山川。
- 这句诗描绘了澹公在嵩山中找到了他的心灵家园。
第四句
“千花成塔礼寒山”
- 千花成塔:形容山上花朵开满了山头,形成了花塔。
- 寒山: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山峰高耸入云,或者是山名。
- 这句话赞美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澹公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第五句
“洞宫曾向龙边宿”
- 洞宫: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洞穴。
- 龙边宿:指靠近龙脉的地方,也暗喻澹公的居所或修行之地。
- 这句诗描绘了澹公曾经在某个圣地或洞府中修行的场景。
第六句
“云径应从鸟外还”
- 云径:指云雾缭绕的道路。
- 鸟外还:形容道路远离喧嚣,接近自然。
- 这句诗表达了澹公的修行之路既远离尘世喧嚣,又接近自然之美。
第七句
“莫恋本师金骨地,空门无处复无关”
- 本师:这里指澹公的老师或导师。
- 金骨地:形容地方富贵或尊贵,也指佛教中的佛土。
- 这句诗告诫澹公不要留恋世俗的荣华富贵,而是要继续追求内心的修行。
赏析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澹公归嵩山龙潭寺的旅程,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澹公内心世界的刻画,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升华的人生态度。诗句之间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宁静、自由、超然的画卷。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维对于禅宗思想的理解和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