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艳阳色,柳绿花如霰。
竞理同心鬟,争持合欢扇。
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
最恨卷帘时,含情独不见。
杂曲歌辞独不见
东风艳阳色,柳绿花如霰。竞理同心鬟,争持合欢扇。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最恨卷帘时,含情独不见。
译文:
东风和煦的阳光下,万物欣欣向荣,柳树翠绿花朵繁密像雨点一样。女子们争相梳理着秀美的发髻,手持着形似鸳鸯的扇子。美丽的女子手中传来了花香,使得容颜俊俏如同何郎。然而最让人心痛的时刻莫过于她卷起帘子的那一刻,只能远远地凝望着,无法相见。
注释:
- 杂曲歌辞是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通常用于表达较为轻松或欢快的情感,有时也用于表达深情或哀愁。
- 独不见是一首乐府诗,属于杂曲歌辞中的“相和歌辞”一类。乐府是古代音乐与文学结合的产物,主要用于记录民间音乐和故事,后来被广泛用于宫廷音乐和文人创作。
- 东风艳阳色描绘了春天温暖和煦的天气和景象,柳绿花如霰则形容了春天的景色美丽而多彩,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同心鬟指的是将头发梳成圆形的髻,用簪子固定,是一种传统的发式。
- 合欢扇是一种象征夫妻恩爱的扇子,因为其形状和用途而得名。
- 贾娘指的是贾姓的女子,贾娘手中的花香暗示了她的身份和地位。
- 何郎指的是何家的年轻男子,何郎的面容俊俏。
- 卷帘时是指女子打开窗帘的时候,这个时刻充满了情感的期待和失落。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运用意象,展现了唐代春天的繁华和女性的娇媚。诗人以东风、艳阳、柳绿花等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女性的动作和外貌,传达出她们内心的喜悦与期待。特别是“最恨卷帘时”一句,表达了女子对美好时光短暂易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唐代诗歌的浪漫风格,又展现了女性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