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四十馀,已叹前路短。
羁离洞庭上,安得不引满。
李侯忘情者,与我同疏懒。
孤帆泣潇湘,望远心欲断。
送李侍御
我年四十馀,已叹前路短。
羁离洞庭上,安得不引满。
李侯忘情者,与我同疏懒。
孤帆泣潇湘,望远心欲断。
注释:
我年龄四十多岁了,不禁感叹人生的道路是多么的短暂。
因为我被羁留在洞庭湖上,怎能不痛饮畅饮一番呢?
我与李侍御(李侍御,名不详,当时任侍御史)都厌倦了官场生活,彼此都很疏懒。
我们乘着一叶孤舟,望着潇湘江水边,心中充满了哀愁和思念,忍不住泪流满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洞庭湖畔为即将离去的朋友饯行时写的一首送别诗。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真挚感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仕途不顺、心情郁闷的苦闷之情。
首句“我年四十馀”,诗人以四十馀字开篇,点明自己的年纪和官位。这里的“余”字,既表明了自己的年龄,又暗含了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无奈和感慨。
颔联“羁离洞庭上,安得不引满。”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洞庭湖上的羁旅之苦,表达了对仕途不顺的不满和抱怨。这里的“引满”一词,既指饮酒解愁,又暗指仕途不顺,需要借酒消愁。
颈联“李侯忘情者,与我同疏懒。”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和李侍御都厌倦官场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彼此间的深厚情谊。这里的“忘情者”既指李侍御,又暗示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而“与子同疏懒”则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之间的默契和友谊。
尾联“孤帆泣潇湘,望远心欲断。”诗人通过描写自己乘着孤帆远行的凄美景象,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思念之情。这里的“望远”既指眺望远方的朋友离去的背影,又暗含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失落和痛苦。而“心欲断”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也展现了自己对仕途不顺的无奈和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