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蕃僧老,天寒疾上关。
远烟平似水,高树暗如山。
去马朝常急,行人夜始闲。
更深听刁斗,时到磬声间。

塞上宿野寺

塞上蕃僧老,天寒疾上关。

远烟平似水,高树暗如山。

去马朝常急,行人夜始闲。

更深听刁斗,时到磬声间。

译文:
在塞上的野寺中住宿,
蕃僧年事已高,天气寒冷难以前行。
远处的烟尘与水面一般平,
高大的树木像山峰一样幽暗。
清晨骑马出发总是匆忙,
夜晚行走才觉闲暇自在。
深夜更深处听到更夫的梆子敲击声,
偶尔还能听到寺庙里僧人敲的木鱼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塞上蕃僧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塞上蕃僧老”,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在荒凉的塞上,一个年迈的蕃僧正在寺庙中度过时光。这种生活可能充满了艰辛和孤独。
第二句“天寒疾上关”,进一步描绘了蕃僧的生活环境。在严寒的天气中,他必须尽快赶到关口。这不仅是对蕃僧生活条件的描写,也反映了当时边塞地区的艰苦条件。
接下来三句“远烟平似水,高树暗如山”,则通过描绘远处的景物,进一步展现了塞上的荒凉和寂静。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深深的寂寥和无奈。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两句“去马朝常急,行人夜始闲”则是从蕃僧的角度出发,描述了他在塞上的生活状态。清晨出发时马匹总是匆匆忙忙,而夜晚行走时却觉得异常的悠闲和自在。这既体现了蕃僧的生活节奏,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蕃僧的视角,展现了塞上荒漠、孤寂的景象和蕃僧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喜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