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城邻上苑,黄山迩桂宫。
雨歇连峰翠,烟开竟野通。
排虚翔戏鸟,跨水落长虹。
日下林全暗,云收岭半空。
山泉鸣石涧,地籁响岩风。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舜钦的作品。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释义和赏析:
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节选)
肃城邻上苑,黄山迩桂宫。
雨歇连峰翠,烟开竟野通。
排虚翔戏鸟,跨水落长虹。
日下林全暗,云收岭半空。
山泉鸣石涧,地籁响岩风。
注释
- 肃城: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靠近上苑。
- 黄山:指的是黄山山脉,接近桂花宫。
- 雨歇:雨停。
- 连峰翠:描述山峰在雨后呈现出的翠绿色彩。
- 烟开:云雾消散。
- 排虚:飞翔在空中。
- 翔戏鸟:形容鸟儿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 跨水:跨越水域。
- 落长虹:彩虹横卧于水面。
- 日下:太阳下山时分。
- 林全暗:树木被夕阳染成一片暗淡的颜色,仿佛都沉浸在夜色中。
- 云收:云层聚集的地方渐渐散去。
- 岭半空:山峦之上的部分露出天空。
- 山泉:山间的清泉。
- 鸣石涧:泉水在石头间流淌,发出声音。
- 地籁:大地上的声响,如岩石、风等自然声音。
译文
肃城的近郊是上苑之地,黄山脚下则是临近桂宫的所在。雨停之后,连绵的山峰显得更加翠绿,烟雾散尽,原野变得开阔。空中飞舞着嬉戏的鸟儿,溪水上漂过一道长长的彩虹。夕阳西下,树林变得昏暗,只有山顶还留有部分光亮。山泉在石块之间流淌,发出悦耳的声音;大地回荡着风声和其他的自然声响。
赏析
此诗描绘了雨后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诗人成功地捕捉了雨后景象的变幻莫测和生机盎然。”连峰翠”、”烟开竟野通”等诗句传达出雨后的清新与开阔,而”排虚翔戏鸟”、”跨水落长虹”则展现了天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随着日落西山,山林渐入夜深,诗人以”山泉鸣石涧,地籁响岩风”作为结尾,巧妙地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