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行周化,稽山秘夏图。
百王岂殊轨,千载协前谟。
肆觐遵时豫,顺动悦来苏。
安流进玉轴,戒道翼金吾。
龙旗焕辰象,凤吹溢川涂。
封唐昔敷锡,分陕被荆吴。
沐道咸知让,慕义久成都。
冬律初飞管,阳鸟正衔芦。
严飙肃林薄,暧景澹江湖。
鸿私浃幽远,厚泽润凋枯。
虞琴起歌咏,汉筑动巴歈。
多幸沾行苇,无庸类散樗。

南国行周化,稽山秘夏图。

百王岂殊轨,千载协前谟。

肆觐遵时豫,顺动悦来苏。

安流进玉轴,戒道翼金吾。

龙旗焕辰象,凤吹溢川涂。

封唐昔敷锡,分陕被荆吴。

沐道咸知让,慕义久成都。

冬律初飞管,阳鸟正衔芦。

严飙肃林薄,暧景澹江湖。

鸿私浃幽远,厚泽润凋枯。

虞琴起歌咏,汉筑动巴歈。

多幸沾行苇,无庸类散樗。

【注释】

奉和:应诏所作的诗。江都:古郡名,今江苏扬州市。

南国:指南方地区。行周化:推行周代的教化。稽山:指会稽山。

秘夏图:秘而不宣,夏禹治水的画卷。

百王:指历代帝王。岂:难道。殊轨:不同的道路或方法。

千载:一千年。协前谟:符合先人的谋划。

肆觐:指天子巡游四方。遵时豫:遵循时序,预先做好准备。

顺动:指随从天意。悦:喜悦、高兴。

安流:安定的水流。进玉轴:呈献玉石制成的车轴。

戒:戒备。道:路。翼:护、护卫。金吾:古代禁卫军之一。

龙旗:指皇家旗帜。焕辰象:灿烂的星辰映照天空。

凤吹:指凤凰的歌声。溢:《诗经·小雅·沔水》篇中有“沔水溢矣”句,此处借指河水泛滥。

封:赏赐、封爵。唐:指唐朝。敷锡:赐给恩泽。

分陕:指分封陕县(今河南陕县)作为诸侯国。被:覆盖、笼罩。荆吴:指荆楚、吴越之地。

沐:沐浴、洗染。道:通“导”,引导。

多幸:有幸,得天之佑。沾:润泽、滋养。

《行苇》:指孔子所提倡的仁爱之行。《论语·雍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以礼,在野以略……’”后以“行苇”指称孔子的教导。《论语·宪问》:“夫子在陈曰:‘盍归乎?吾党之士狂简者居多。’”

无庸:没有用武之地。类:类似、相似。散樗:比喻无用之物。樗(chu 树名):落叶乔木,果实黑色,味苦,可做燃料,也可入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奉和玄宗皇帝驾临江都的诏文之作。诗中描绘了江都帝都的繁华景象,以及作者对这一盛况的感慨和颂扬之情。

宋之问在开篇部分表达了对南国教化的赞美之情,认为南国已经实现了周朝的教化,这反映了他对国家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的欣慰和自豪。接着,他又提到了会稽山的画卷,暗示了对古代贤君圣主治理国家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百王岂殊轨,千载协前谟”表明了宋之问对于历代君王治国之道的理解和赞赏。他认为不同时代的统治者都能够采取正确的政策,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这也体现了他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先人智慧的崇敬。

宋之问描述了天子巡游四方的情景,强调了顺应天时、预做准备的重要性。他通过描述顺动悦来、安流进玉轴等细节,展现了天子巡游时的庄严与神圣氛围。

诗中描写了江都帝都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貌,如龙旗焕辰象、凤吹溢川涂等意象,都生动地展现了江都帝都的繁荣与和谐。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诗中还提到了许多历史上的名人和典故,如“分陕被荆吴”、“沐道咸知让”等,这些都显示了宋之问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对前辈们的敬仰之情。

宋之问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人生态度。他认为自己有幸受到上天的庇护,能够为国效力,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追求进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正是他所推崇的儒家思想的具体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