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
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
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
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
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
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
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
独有西山将,年年属数奇。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各个选项,然后一一对比。本题中,“从军行二首”的注释是:第一首,涂山:地名,在今安徽淮南市西南。烽候:烽火台,古代边境报警处。惊:惊慌。弭节:停止马缰,表示停歇。龙城:即龙城关,在今山西代县西北。冀马:河北一带的良马。楼兰将:指唐朝大将郭子仪。燕犀:北方出产的一种名贵兽皮,也泛指兵刃或兵器。上谷:古郡名,今北京市昌平区一带。剑寒花不落:剑光寒冽,使花朵不凋谢。弓晓月逾明:箭射出后,月光更明亮了。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凛凛,威武的样子;严霜,冷霜;河,指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比喻黄河之水奔腾汹涌,不可阻挡。这句诗写黄河的壮阔气势。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蔽日,遮蔽日光;卷,风使物向一边倾斜;征蓬,飘荡的蓬草;浮天,形容云彩飘忽浮动。这句诗写风起云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全兵,全部兵力;值,当;月满,月亮圆圆;精骑,精锐的骑兵;乘,乘坐;胶折,指车轮被卡住。这句诗写月圆之夜,全军将士都在月光照耀下整齐地列队待战,只有精锐的骑兵还在轮下受困。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结发,束发,束发戴冠,指开始参加战斗。早驱驰,很早就开始了征战的生活;辛苦事旌麾,辛劳于军中指挥号令的事务。这句诗写战士从年轻就开始参加战争,辛劳于军中指挥号令。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马冻,指战马因长时间作战而疲惫不堪;重关,险要的关口;轮摧,车轴折断;九折,指山路曲折险峻。这句诗写路途艰险,战马疲惫,车轴折断。独有西山将,年年属数奇:独有西山将,只有西面的山上还有一位将领;年年属数奇,每年都遭遇不测的命运。这句诗写这位将领命运多舛。

【答案】

译文:

涂山烽候令人吃惊,我勒马停驻龙城关前。

河北的骏马楼兰人骑着,燕国的利刃上谷人挥舞着。

我的剑光寒气逼人,花儿也不落下。

我的弓箭射出去后,月光更加明亮了。

凛凛严霜节令来临,黄河之水奔腾汹涌。

遮天蔽日席卷而来,大漠孤烟直上青天。

月圆之夜,全军将士都在月光照耀下整齐地列队待战,只有精锐的骑兵还在轮下受困。

结发早参加征战的生活,辛苦于军中指挥号令的事务。

战马疲惫不堪,路艰险艰难。

只有西山将,每年都遭遇不测的命运。

赏析:《从军行》共二首,《新唐书·郭子仪传》载:“(郭)子仪以朔方功为尚书左仆射,封汾阳郡王。”此诗当作于其任右羽林大将军时,是诗人对边塞生活的真实记录。全篇写景壮烈,意境开阔。诗中“凛凛”“寒光”“明月”“严霜”“黄河”等词语,都烘托出边塞的严寒和肃杀之气。诗人以“严霜”开头,接着写到“黄河”,再写到“明月”,这一连串的景色描写,不仅把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肃杀气氛的环境之中,而且使人感到这是一幅气势恢宏的画面。诗人以“凛凛严霜节”开篇,紧接着又用“黄河绝”来烘托,这种由近及远的艺术手法,使得画面显得十分广阔而有力。“蔽日卷征蓬”,写大漠中风沙弥漫的景象,“浮天散飞雪”。写大漠中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景,这些描写都渲染出一种苍茫辽阔的境界。“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两句写月夜行军之苦,表现了战士们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两句写战士从年轻就开始参加战争,辛劳于军中指挥号令的事务。“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写路途艰险,战马疲惫,车轴折断。“独有西山将,年年属数奇。”最后两句写这位将领命运多舛。

这首诗的基调悲壮,格调高亢豪迈。诗人在诗中歌颂了边关将士英勇无畏、浴血奋战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