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骑双旌远,欢生此别中。
萧关分碛路,嘶马背寒鸿。
朔色晴天北,河源落日东。
贺兰山顶草,时动卷帆风。
【注释】
归骑双旌远:指送别之人骑着马,扬着两面大旗,远远地离去了。旌:古代军队用来指挥的旗帜。
欢生此别中:欢乐之情产生在分别之际。
萧关分碛路:即“萧关分沙路”,是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中的一句。这里借指西北边塞之地。
嘶马背寒鸿:马因受惊而鸣叫,飞腾于空中的鸿雁被惊起。
朔色晴天北:朔地的天空和天气。朔:北方。
河源落日东:黄河源头的落日景色。河源:黄河的源头,在今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
贺兰山顶草:贺兰山的山顶上长满了草。贺兰山,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与甘肃省交界处。
卷帆风:帆船扬起的风帆。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七言律诗。首句写友人远去的情景,次句写友人离此别后的欢乐,三、四句写友人即将踏上征途。全诗意境开阔,笔力遒劲,情调悲壮苍凉。
“归骑双旌远,欢生此别中。”开篇两句,点明送行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这次离别的原因。“归骑”表明李骑曹将要回到故乡,“双旌”则表明他骑马扬着两面大旗,“遥相望”。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送别的时刻,我们依依不舍地挥手目送着归骑,心中充满了欢欣和喜悦。
“萧关分碛路,嘶马背寒鸿。”第三句写萧关,第四句写沙砾飞扬的道路。“嘶马背”是指马匹在奔跑时发出的声音。“寒鸿”是指受惊后飞翔的鸿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萧关将我们分隔于不同的道路,而那匹受惊的马儿却驮着我的思念飞向远方。
“朔色晴天北,河源落日东。”第五句和第六句写景抒情。“朔色”是形容北方天空的颜色;“晴天”是形容天空晴朗;“河源”是指黄河的源头,“落日”则是夕阳西下的景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朔方的天空呈现出一片湛蓝的色彩,而当太阳在黄河的源头缓缓落下的时候,我的祝福也随之送到了你的面前。
“贺兰山顶草,时动卷帆风。”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贺兰”是古代对蒙古高原一带的一个称呼。“山顶草”是贺兰山上生长的草地,“卷帆风”则是指帆船扬起的风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贺兰山巅上绿草如茵,而我时时都在想念你,希望你在航行时能顺风扬帆,一路平安。
这首诗以真挚的友谊为基础,以广阔的空间为背景,以深沉的情感为动力,描绘出了一幅别离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