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分积多峰,连巴势不穷。
半旬藏雨里,此日到窗中。
圆魄将升兔,高空欲叫鸿。
故山思不见,碣石泬寥东。

诗句大意是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远眺终南山的壮丽景色。贾岛通过精细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这一瞬息万变的自然美景。以下是具体分析:

  1. 首句赏析
  • 这一句“秦分积多峰,连巴势不穷”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秦岭山脉的连绵不绝。秦岭横亘于中国中部,绵延不绝的山峰构成了其独特的地理特征。
  • “积多峰”不仅形容山峰众多,还隐含着这些山峰形态各异、高低错落的特点。
  • “连巴势不穷”则表达了山势如同一条巨龙般延绵不断,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
  1. 次句赏析
  • “半旬藏雨里,此日到窗中。”这两句诗通过时间的过渡,描绘了从傍晚至清晨的天气变化。诗人将视线从高空拉回地面,聚焦于雨后初晴的景象。
  • “半旬”指的是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跨度,这个时间长度足以让人感受到天气的转变。
  • “藏雨里”形象地描绘了细雨刚刚停歇,空气中还弥漫着雨后湿润的气息。
  • “此日到窗中”意味着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给室内带来了温暖和光亮,也象征着一天的开始。
  1. 第三句赏析
  • “圆魄将升兔,高空欲叫鸿。”这两句诗以月亮和飞翔的鸿雁为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圆魄”指的是月亮,在这里被拟人化为即将升起的兔子,增加了诗意和想象力。
  • “高空欲叫鸿”则通过比喻,将月亮上升的过程比作了鸿雁鸣叫,既形象又生动。
  1. 尾句赏析
  • “故山思不见,碣石泬寥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故山思不见”直接点明了思乡之情,故乡的山水成为心中永恒的牵挂。
  • “碣石泬寥东”中的“泬寥”意味着空旷、辽阔,暗示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感受着天地间的广阔与自由。

《晚晴见终南诸峰》不仅展示了贾岛精湛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深厚的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以及诗人在创作中的匠心独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