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多枫树林,累日泊清阴。
来去泛流水,翛然适此心。
一披江上作,三起月中吟。
东省期司谏,云门悔不寻。
喜姚郎中自杭州回
路多枫树林,累日泊清阴。
来去泛流水,翛然适此心。
一披江上作,三起月中吟。
东省期司谏,云门悔不寻。
注释与译文:
注释:
- “喜姚郎中自杭州回” - 表达诗人对姚郎中归来的欣喜之情。
- “路多枫树林” - 描述归途中多枫树的景象。
- “累日泊清阴” - 长时间在凉爽的树荫下休息。
- “来去泛流水” - 形容行船在清澈的溪流中往来。
- “翛然适此心” - 形容心灵得到了真正的放松和满足。
- “一披江上作,三起月中吟” - 描绘诗人在江边创作及夜晚月下吟诗的情景。
- “东省期司谏” - 指在东省担任官职并担任监察官的时期。
- “云门悔不寻” - 表示如果当时没有选择隐居生活,可能会后悔未能追随云门高僧学习。
译文:
诗人贾岛在看到姚郎中从杭州归来后,心中充满了喜悦。他描述了自己在路上遇到的多枫树林和在树下休息的日子,以及在清凉的水面上来回航行的愉悦感受。他的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和满足。此外,他还回忆了他在江边的创作和在月光下的吟诗情景,这些都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追求。最后,他也表达了对在朝为官和担任监司官的悔恨和遗憾,如果当初能选择隐居的生活,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后悔了。
赏析:
此诗是贾岛对其友人姚郎中从杭州返回时的感怀之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主人公在不同场景下的心境变化。首先,诗人用大量的色彩鲜明的枫树林来营造出一种秋天的氛围,同时“累日泊清阴”也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宁静与舒适。这种环境不仅让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暂时的休憩,也为接下来的写作提供了灵感。
“来去泛流水”和“翛然适此心”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由。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哲思。这种心态的形成,可能与他早年出家为僧的经历有关,也可能与他晚年隐居生活有关,但无论如何,他都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寄托和安宁。
诗人通过对江上创作和月下吟诗的描述,展现了其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和执着。这些场景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而“东省期司谏,云门悔不寻”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他既羡慕在朝为官的荣耀,又感到隐居生活的遗憾,这种矛盾的情感使他的人生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